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我的夢想是村民都富起來

  • 發佈時間:2016-03-01 08:30:34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劉久鋒

  鄧迎香只讀到小學二年級,她家堂屋桌子上的榮譽證書記錄著這個普通婦女近十幾年的歷程:1999年,被評為開鑿隧洞的積極分子並加入中國共産黨;2011年,任鄉計生員;2013年,被選舉為村委會主任,榮獲“中國消除貧困感動獎”;2014年,榮獲全國十大三八紅旗手標兵稱號。

  走近這樣一位村官,熟悉她的生活,才能體會她的別樣人生。

  隧道通了,村民的日子越過越好

  一個村子,5個村民小組,603戶人,39名黨員,585畝耕地,3個籃球場,4個村級文化活動場所……村裏的情況,鄧迎香爛熟於心。村民汪貴才説:“她將所有的精力都用來為我們農戶服務,我們每一戶人家什麼情況,她全都清楚。”

  鄧迎香説:“我們生活在大山裏面,隧道沒有打通的時候,我們就像井底的青蛙一樣。”以前,麻懷村村民住的都是木頭房子,因為磚房的建築材料都運不進來,村民只能“就地取材”,而且大都住在山上。隧道打通以後,民居大都住進了磚房,居住地也由山上搬到了公路旁邊。

  鄧迎香告訴記者,隧道打通後最大的受益者還是村民。麻懷村的水果、蔬菜都能運出去了,家用電器也能買進來了。特別是農業生産上需要的化肥,以前需要找馬馱進村裏,一袋化肥成本就上漲了10塊錢。現在路通了以後,成本就降低了很多。

  最讓鄧迎香欣慰的是,隧道打通後,越來越多的孩子考上了大學,走出了大山。“2010年考了兩個大學生;2014年有6個,2015年有4個。”鄧迎香對村裏走出去的大學生都記得特別清楚。

  “以前村子裏沒有大學生。小孩上學來回路上就要走5個小時,在學校怎麼還會有很好的精力去讀書。而且小孩要到10歲才上學,因為年齡太小了走不了那麼遠的路。”鄧迎香説,那時候小孩子的吃穿都跟不上,沒有太多熱情再上學讀書,就想著出去掙錢,導致很多孩子沒有接受良好的教育。隧道打通以後,小孩6歲就能去上學前班,上學路上的時間也縮短了很多。

  謀劃産業,麻懷人奔跑在小康路上

  有了通車大道就有了保障和希望。

  2013年,鄧迎香當選村委會主任,她繼續用“這股牛勁”帶領全村群眾謀求脫貧致富之路。“麻懷村還有不少貧困農戶,讓他們脫貧致富才是關鍵。”鄧迎香説。

  為了早日脫貧致富,麻懷村按照“山上種果、田裏種菜、水邊養鴨(禽)、戶戶養豬”的總體思路,圍繞“每人平均兩頭豬、兩畝果,戶均百羽禽”的增收目標,依託良好的生態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林下特色經濟,打造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示範樣板。

  鄧迎香介紹,村裏利用現有荒坡和土地,大力種植刺梨,探索“刺梨+林下養雞”模式,培育土雞養殖專業合作社,走出一條生態保護、石漠化治理與經濟發展相結合的新路子;發揮麻懷村有利的地理優勢和傳統的種植習慣,發展“訂單農業”,打造縣城和周邊鄉鎮及鎮域內中小學校蔬菜常年供應保障基地。

  為了進一步改變麻懷村貧窮落後的面貌,鄧迎香給在外地打工的年輕人打電話,希望他們返鄉創業。還真説動了幾個村裏的“能人”,他們有的拿出了打工積蓄,有的將餵養的家禽全部變賣,辦起了麻懷村第一個種植專業合作社。

  鄧迎香與合作社的幾個合夥人一起,跑江西、下廣西,拜師學藝,艱苦創業,搞起了鐵皮石斛和岩黃蓮等中藥材的種植,如今他們種出的藥材與外地商家簽了包銷協議。為了讓更多沒有資金的群眾脫貧致富,鄧迎香又鼓勵村民將自己的土地流轉給合作社。不僅能拿流轉金,還可以到合作社打工賺錢,全村的群眾都被調動了起來。

  如今,麻懷村的生産生活條件得到極大改善,通村通組水泥路四通八達,家家戶戶看上了電視,用上了手機和固定電話,喝上了自來水,90%的農戶蓋上了磚混結構的樓房,基本實現了戶均一輛摩托車、5戶一輛小轎車。2015年,全村每人平均純收入達到了8100多元,實現10戶41人脫貧越線,貧困人口下降至43戶120人,貧困發生率降至18.6%。

  “我們村現在還有一些貧困戶,要想方設法把他們帶動起來。我的夢想是村民都富起來。”鄧迎香對實現自己的夢想很有信心,“到2017或者2018年,夢想就可以實現。”鄧迎香説這番話時,臉上呈現出堅毅的表情。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