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七大行動”計劃引領成都高新區變臉

  • 發佈時間:2016-03-01 06:29:46  來源:四川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董世梅 張嵐

  成都高新區工作會議提出,實施“七大行動”計劃,實現發展方式的根本轉變。

  關鍵詞一:創新

  實施雙創大引領行動打造“世界雙創試驗田”

  加快以蓉創廣場為代表的眾創空間、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等載體建設,到2020年建成孵化載體超過500萬平方米,成為全國産業創新最活躍、高端創業資源最豐富和孵化服務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

  設立50億元協同創新專項資金,探索與美國哈佛大學、德國洪堡大學、清華大學等世界名校合作的新模式。到2020年,全社會研究與發展經費投入佔産業增加值5%以上。

  設立50億元大企業創新專項資金,推動世界500強企業、國內100強企業和國際知名企業到區內設立研發中心、創新中心、工程技術中心,著力提升企業創新的基礎實力,到2020年,聚集各類研發機構和中心100個。

  鼓勵和吸引高校、科研機構的成果在高新區産業化,到2020年實施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1000項。

  關鍵詞二:新千億産業

  實施産業大智造行動打造“國際智造谷”

  大力推動電子資訊産業與先進製造、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加快重要基礎設施智慧化改造。

  初步形成生物、金融、高端軟體和新興資訊服務、電子商務等5個以上新千億産業集群。力爭到2020年,戰略性新興産業佔全産業比重約至80%左右。力爭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0%以上。

  關鍵詞三:人才

  實施人才大匯聚行動打造“國際創客天堂”

  設立50億元領軍人才專項資金,大力實施“高新人才計劃”,到全球延攬頂尖人才和團隊,引進和培育2000名左右的高層次人才進區創新創業。

  力爭每年引進創業人才100名、産業緊缺人才5000人。強化高層次人才培育,每年培育50名國家、省、市人才計劃入選者。

  關鍵詞四:開放

  實施開放大融合行動打造“全球投資首選地”

  高標準建設新川創新科技園。深化與新加坡合作,進一步加大面向全球招商力度,力爭引進一批國際知名總部、研發中心、結算中心、交易中心等項目。

  全面加快成都國際生物産業城的規劃、建設、招商工作,積極引進古巴生物醫藥企業研發中心、生産基地,建設成為四川省生物産業核心聚集區。

  在全球高科技園區設立辦事機構,推動成都高新區與矽谷、特拉維夫、索菲亞、班加羅爾等全球創新高地建立穩定的合作關係。推動成立跨國技術轉移聯盟。

  通過異地孵化、飛地經濟、園區管理模式輸出等方式,全面深化與綿陽、樂山、自貢、瀘州等省內國家級高新區的聯動發展。

  關鍵詞五:智慧園區

  實施産城大提升行動打造“國際現代新城”

  加快形成天府新城完整的“水系綠地鏈”,提升城市品質。

  加快數據中心、雲端設備、應用編程介面等雲端設施建設,加快移動終端、數據終端等終端設施建設。鼓勵社會主體對政務數據資源進行增值業務開發,推進園區數據雲端共用,著力打造大數據示範園區。

  關鍵詞六:體制新區

  實施體制大突破行動打造“全面創新改革核心引領區”

  推進“一區多園”發展模式,在新拓區域採用經濟職能全部下放的方式設置“飛地”園區管理機構,並在現有區域按功能片區或根據重點産業發展需要設置若干個産業園區管理機構。

  深化工業用地改革,對符合高新區産業發展方向,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稅收貢獻大的工業項目,鼓勵企業通過先租賃後出讓方式取得使用權。

  關鍵詞七:民生

  實施民生大保障行動打造“文明和諧首善區”

  推動形成從幼兒園到大學的全階段教育體系,努力吸引1-2個國內一流或國際知名醫院落戶。

  大力實施就業優先戰略,積極推進“全民社保工程”,探索構建助殘服務補貼系列政策,創新“支出性貧困”救助政策及舉措。探索建立基層事務的社會協商對話機制。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