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5年後 登上萬億級産業臺階

  • 發佈時間:2016-03-01 06:29:46  來源:四川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成都高新區公佈“十三五”發展目標

  19世紀末,當斯坦福夫婦建斯坦福大學時,那裏還被農田和果園覆蓋,100多年後,那裏已經成為全世界獨一無二的高科技之都。

  在四川,也有這樣一塊地方。從1988年位於成都肖家河的一片農田起步,到2015年,這裡實現全口徑産業總産值5700億元,同時,成為全省首個工業總産值破3000億的園區。

  展望“十三五”,成都高新區確定了建成萬億級國際創新創業中心的目標。

  成都高新區“十三五”路線圖

  到2020年,實現全口徑産業總産值10000億元,聚集科技企業10000家,聚集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10000人,發明專利授權累計超過11000件,制定國際、國家和行業標準1000項。

  戰略定位

  建成創新驅動發展引領區、高端産業集聚區、開放創新示範區和西部地區發展新的增長極,建設成為萬億級國際創新創業中心。

  總體目標重點任務

  實施“七大行動”計劃推動産業集群化發展,初步形成生物産業、高端裝備産業、金融産業、高端軟體和新興資訊服務産業、電子商務産業等5個以上新千億産業集群。

  □本報記者 張嵐

  A

  創新是全局的核心

  至少150億元投向創新創業

  “十三五”期間,成都高新區要打造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型企業,全面提高自主創新和輻射帶動能力,努力建設成為萬億級國際創新創業中心。具體而言,到2020年,成都高新區要實現全口徑産業總産值10000億元,聚集科技企業10000家,聚集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10000人,發明專利授權累計超過11000件,制定國際、國家和行業標準1000項。

  2月15日,成都高新區工作會議上,成都高新區黨工委書記范毅公佈了未來5年成都高新區的發展目標。值得注意的是,會議的舉辦地點,就在投入運營不久的蓉創廣場,這是未來該區著力打造的創新創業旗艦。此外,在當天發佈的未來5年“七大行動”計劃中,雙創大引領行動排在首位。

  由此可見,創新被擺在了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在成都高新區看來,新一輪全球化正在深化發展,從以商品、服務、資本為主的全球化,轉向以科技、人才等主導的全球化,創新要素流動到哪、向哪聚集,哪就會成為全球産業和經濟制高點。

  而從國內來看,成都高新區既面臨經濟新常態的大背景,也迎來國家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以及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等重大機遇。

  根據規劃,未來5年,除了繼續加快創新載體和創新服務平臺建設外,成都高新區還將設立50億元協同創新專項資金,推進園區與電子科技大學等知名高校的合作,探索與美國哈佛大學等世界名校的合作新模式。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成都高新區下一步將設立50億元大企業創新專項資金,推動世界500強企業等到區內設立研發中心、創新中心、工程技術中心,提升企業創新的基礎實力。

  人才是創新的關鍵,成都高新區將設立50億元領軍人才專項資金,到全球延攬頂尖人才和團隊,建設成為具有影響力的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

  B

  深化改革聚活力

  全力打造“體制機制新區”

  科技創新,離不開重點領域的深化改革。而改革,也是成都高新區與生俱來的基因。

  四川首家以“雙創”為主題,提供全週期、個性化服務的政務服務中心,將於近期在成都高新區啟動運作。中心的最大特點,便是服務內容完全針對“雙創”需求定做,最大限度地方便創業者。

  以體制機制創新,優化政府服務環境,破解發展中的難題。率先實行“一站式”服務、“並聯審批”和基層“一窗式”政務服務平臺,構建了“三段式”服務體系,率先在中西部地區打造“962000”企業和民生呼叫服務中心,服務效率和品質在全國處於領先水準。

  面對全新的發展形勢,下一步成都高新區將加快形成行政審批高度集中、政務服務深度融合、市場執法適度融合、政務資訊高度聚合的政務服務體系。

  此外,為提高全要素生産率,降低企業生産交易成本,成都高新區制定了“加快建設全面創新改革核心引領區實施方案”,2016年正式啟動實施。

  如何發揮先行先試政策的“溢出”效應?

  在備受關注的區域合作方面,下一步,成都高新區將推行“一區多園”模式,強化創新要素輻射帶動,將成都示範區先行先試政策在成都市域推廣共用。同時,實施“並肩行動”計劃,通過異地孵化、飛地經濟、園區管理模式輸出、成立跨區域園區聯盟、佈局跨區域産業鏈等方式,全面深化與綿陽、樂山、自貢、瀘州等省內國家級高新區的聯動發展。

  C

  加速産業轉型升級

  形成5個以上新千億集群

  創新創業的載體,是産業和企業。萬億級産業産值,最終必然是由各個具體的數字相加匯聚而來。

  距離總投資220億的一期項目正式啟動建設不到一年,2月29日,京東方與成都高新區就245億元的二期項目舉行簽約儀式。該項目的建成投産,將對成都高新區新一代資訊技術産業,尤其是光電顯示産業發展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過去一年,成都高新區實現全口徑産業總産值5700億元,其中工業總産值達3085億元,成為四川首個工業總産值突破3000億的工業園區,規模在全國國家級高新區中位居前列。

  在3000多億的工業産值中,八成以上來自戰略性新興産業。在多項政策的引領和支撐下,全區戰略性新興産業2015年實現增加值650億元。

  在戰略性新興産業中,新一代資訊技術佔比最大,聚集了英特爾、德州儀器、富士康、戴爾、聯想、京東方、深天馬、邁普等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此外,成都高新區生物醫藥、生物醫學工程、航空裝備、先進環保等産業的集約集群發展態勢明顯,生物、節能環保産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6%、18%。

  同時,成都高新區也看到了面臨的挑戰: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導致穩增長基礎不牢固;電子資訊産業單點支撐導致産業發展結構不合理,新千億産業集群還沒有明顯突破。

  對症下藥,未來5年的産業發展,將瞄準“升級”二字。

  推動電子資訊産業轉型升級,認真研究電子資訊産業轉型升級路徑和主攻方向,繼續做大做強支柱産業。圍繞該産業中的細分領域,重點發展新一代資訊終端、高端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等産業,引進發展大數據物聯網等融合性新興産業。

  推動産業集群化發展,初步形成生物産業、高端裝備産業、金融産業、高端軟體和新興資訊服務産業、電子商務産業等5個以上新千億産業集群。

  推動現代服務優化升級,力爭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0%以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