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溫情行銷不敵資本寒冬

  • 發佈時間:2016-03-01 03:31:19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孫傑

  “給你家的味道”“快去品嘗媽媽們的手藝吧”“媽媽味道,家裏飯、放心吃、最好吃!”對漂泊在大都市的白領來説,一份流露著濃濃親情的飯菜,無疑是巨大的誘惑。對美食的個性化渴求,帶來了網際網路餐飲行業的巨大商機。

  去年,“媽媽味道”、“媽媽的菜”、“蹭飯”、“回家吃飯”等一批主打“親情”牌的家廚分享平臺紛紛發力,搶灘個性化的餐飲市場。一邊發現社區附近會做飯的爸爸媽媽和美食達人,分享他們的美食和手藝,一邊為忙碌的上班族和不願下廚的年輕人提供家常菜,滿足著“北漂”“廣漂”“深漂”們的“味蕾”。

  與所有O2O領域一樣,激烈廝殺後,一些無法持續燒錢的家廚平臺,還沒有等來風口,就已先後倒下。

  先驅大多成先烈

  2月25日晚,家廚平臺“媽媽味道”在其微信公眾號上宣佈2月26日停止服務。“dear all:因為業務調整,媽媽味道將於2.26淩晨暫停使用,感謝與您一起走過的時光,期待下次再見,祝好!”不過,26日下午,“媽媽味道”又發佈一份澄清消息,稱近期因業務變動需要,將做出戰略調整與規劃,因此會在部分地區暫停服務。

  目前,該微信訂餐平臺已不能進行點餐服務,煲湯、料理、烘焙、養顏、醬料、幹貨等分類都無菜品供應。記者昨日致電該公司,客服人員稱,目前北京、廣州部分區域停止運營,但強調只是暫停服務。

  實際上,“媽媽味道”並非是第一家受挫的家廚平臺。去年8月,主打用戶情感需求的私房菜製作與配送平臺“媽媽的菜”也倒下了。“媽媽的菜”通過集合社區內阿姨們的閒置勞動力,採用眾包模式向用戶提供拿手的私房菜。從2014年12月第一批産品上線,平臺僅支撐了9個月。而在2016年春節前,另一家家廚平臺“蹭飯”也停止了服務。

  這些嗅到家廚餐飲商機的平臺,也都得到過資本認可。“媽媽味道”的創始人李銘曾對外透露,1000萬元的天使輪融資,投資方正是創始合夥人俞敏洪和盛希泰的洪泰基金。“媽媽的菜”創始人韓迪,也獲得過400萬元的投資。而“回家吃飯”去年更是獲得4輪融資。

  業內普遍認為,家廚平臺需要在廚房端和用戶端兩頭補貼,燒錢在所難免。資本寒冬之下,這類平臺融資額非常有限,難以支撐其獲得足夠的用戶規模。目前,同類平臺僅有“回家吃飯”仍在堅持,覆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和杭州5個城市,日均訂單量5萬左右,是國內最大的家廚O2O平臺。

  風口或需再等兩年

  與普通餐飲外賣相比,主打“親情”牌的家廚餐飲顯得有些另類。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分析師張婧認為,家廚模式平臺,普遍存在著成本高、客單價低、利潤少等問題,同時自營配送所花費的人力、物力、時間又多,很多平臺經不起持續“燒錢”的考驗。但在O2O餐飲自媒體創始人羅華山看來,親情正是家廚平臺的行銷特色,“北上廣深這些大城市,外來人口很多,以‘媽媽的味道’來行銷,本身倒是沒有很大問題。”

  億歐網曾分析過這類平臺存在的問題,補貼短板只是其一,過於激烈的競爭環境與有限的利潤空間,也讓家廚平臺難以存活。與外賣、半成品到家等餐飲O2O模式相比,家廚模式提供給消費者的選擇空間非常有限,往往嘗鮮幾回後又回到了叫普通外賣的選擇。

  相比已經成熟的餐飲外賣市場,家廚平臺這種凸顯個性的需求,目前仍處在發展初期。

  家廚平臺先是一擁而上,經過一番激烈競爭,有的撐不下去,只能陸續倒下。羅華山認為,這正是市場篩選淘汰的結果。主要因為個性化需求被市場接受仍需要兩三年的培育時間。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