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國文化産業資本報告》:文化金融眾籌需謹慎
- 發佈時間:2016-02-29 11:2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經濟網北京2月29日訊(記者歐陽優)在2016年2月28日舉辦的中國文化金融50人論壇(CCF50)春季峰會上,由中國文化金融50人論壇和北京新元文智諮詢服務有限公司聯合出的文化産業資本市場專業研究報告《2015年中國文化産業資本報告》正式發佈。
報告顯示,在經濟增長減速、結構轉型,發展動力轉變的新常態背景下,資本市場成為經濟轉型與創新的重要支撐,為文化産業持續發展提供了巨量資金支援。2014年到2015年是資本進入文化産業最為迅猛的兩年,2014年文化産業資金流入規模達3253.16億元,較同期增長275.43%,2015年,文化産業資金流入3241.8億元。從資金流入渠道方面看,股權融資、債券、眾籌、新三板掛牌後融資以及上市後融資的規模都在2015年出現了大幅增長,其中文化産業眾籌規模達到9.58億元。
整體來看,文化産業正在蓬勃發展,文化金融已經成為文化産業的最重要的研究和實踐領域之一。但從具體的數據來看,文化創意領域真正獲得PE、VC的資金是非常少的。這主要是什麼原因?對此,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姚余棟在中國文化金融50人論壇(CCF50)春季峰會上表示,這主要是很難控制前端的風險。姚余棟指出,在投資和貸款中,很重要是知道投資和貸款的風險。由於不存在創意好或壞的問題,文化創意領域難以把握未知風險,所以投資者無法評估成功率。
在姚余棟看來,眾籌是一種商業模式,可能不亞於過去的公司制。那如何把握眾籌的運作規律?在會上,他分享了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網際網路研究中心總結的關於眾籌的5個法則。其一,分化嚴重。50%的眾籌項目是要失敗的,其中40%的項目是剛剛募足資金的。在一個眾籌項目中,募錢的速度和資金充足非常重要,只有10%的項目會發生超募。例如眾籌中1000億是一個門檻,募到了999萬都不能證明該眾籌成功,必須要達到1000萬才行,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標誌。而上述統計還是建立在眾籌平臺和網站已經事先對項目進行過篩選的基礎上。
其二,創意産業最適合進行眾籌。包括股權和非股權眾籌。因為在創意中,有主觀價值的發現,主觀價值的發現往往是通過眾籌的形式體現的。有些粉絲就喜歡某一個特定項目,沒有具體原因。但是在後面的市場上,所有項目都是已經定價完畢了,不能體現主觀價值的發現。可以説無創意不眾籌,眾籌往往都有創意。
其三,眾籌平臺的獲客能力非常重要。人氣越旺的平臺,眾籌的成功率越高。成功率越高的平臺則人氣越旺盛。京東眾籌由於平臺有巨大的客流量,獲客戶能力也很強。
其四,對於較為推薦項目,回饋給眾籌參與者不少於50%的策略。如何理解?例如我是藝術家,我要登錄某一個眾籌平臺網站進行眾籌,我給眾籌的粉絲們20%、30%還是更多股權合適?研究認為,大約50%甚至更高一些的比例較為合適。給的少,眾籌的意義不一定很大。所以我們認為分一半還是比較合適的策略,這樣使得眾籌項目更容易成功。
其五,眾籌具有鮮明的行銷效果。例如,往往很好的項目偏偏通過眾籌,一些人本來不缺錢,也要進行眾籌,原因是通過眾籌,他們可以提早獲得一些粉絲,這些粉絲會幫助項目進行自我行銷。這是眾籌一個比較典型的商業模式。目前來看,交易的越來越多的是一些自我行銷的項目。
“但是眾籌也屬於網際網路金融的一部分,三個底線不能突破。”姚余棟在會上強調。具體來講,這三個底線是:第一,眾籌平臺是不能搞資金池的。這點與P2P的要求類似;第二,眾籌平臺不能搞擔保。因為眾籌平臺沒有資本金,項目的風險很大,眾籌平臺只是一個仲介。也不能搞隱形擔保,不能承諾任何項目在眾籌平臺上就能成功。第三,不能搞非法集資。不能承諾固定收益,不能做類似的存款生意。
姚余棟表示,籌投貸模式是解決我國當前文化創意産業大力發展與金融二者相匹配的好辦法。而眾籌又是籌投貸的前置條件。從金融的角度來講,由於文化領域的投資風險無法判斷,資訊不對稱,以至於該部分市場消失。所以可以探討籌投貸的模式能否讓文化創意市場恢復。
籌投貸的核心哲學是貝葉斯哲學:一定要看到這個月的數據如何,最新的數據如何,才能制定政策。所以需要更新信念和對未來的預期。“例如,一個非常好的創意,作為單獨投資方我是不敢投的,但如果眾籌的話,如果我以前認為他有10%的概率成功,眾籌成功背景下,我則認為成功率一下子增加了60%,我就敢投了。上述過程導致我對該項目的判斷出現了貝葉斯發現。”姚余棟説。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