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新舊行業業績呈現分化是否高送轉需立足實際

  • 發佈時間:2016-02-26 00:17:55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張健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多公司瀕臨退市為何難見動真格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有10家創業板公司發佈了退市風險警示公告,分別是星河生物欣泰電氣同花順銳奇股份京天利金亞科技吉峰農機、恒順眾昇、寶利國際安碩資訊。其中,同花順、銳奇股份、京天利、金亞科技、恒順眾昇和安碩資訊在最新的季報中出現了多家公募基金和國家隊。不像主機板上市公司如果財務狀況惡化,還可以變成ST或*ST。創業板上市公司符合退市條件的,實行的是直接退市機制。因此,上述10隻股票存在著直接退市的風險。

  本來,企業經營不好、虧損纍纍,直接退市應該沒有障礙。但是在中國資本市場,搞出了個ST或*ST,讓上市公司有了“緩刑期”,於是給借殼重組留下了時間和空間,殼的價值越炒越高。在上市公司成為緊俏資源的情況下,監管層一次又一次的“動真格”的誓言,成為一次又一次的笑談,説到底,還是制度設計層面不盡如人意。從這些公司的實際情況看,有退市風險大致有兩方面問題:一是違反證券法律法規,二是連續虧損。比如,安碩資訊2月15日晚發佈公告稱,公司因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目前正在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根據中國證監會有關規定,如公司存在或涉嫌存在重大違反證券法律法規行為,公司股票將被深圳證券交易所實施暫停上市。而吉峰農機、星河生物則因為連續兩年虧損,若公司2015年度繼續虧損,公司股票將可能自公司2015年年度報告披露後被暫停上市。是否能見到“動真格”?我們還得拭目以待。

  駕校成上市公司不稀奇滿足學車需求仍需努力

  儘管全國乃至全球規模最大的駕校——東方時尚已經上市,然而似乎仍然避免不了其盛極而衰的命運。春節前的最後一個交易日,“駕校第一股”東方時尚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上市交易,結束了其自2012年開始的IPO長跑。2月5日,交易當天,東方時尚開盤後頂格秒停上漲44.02%,報23.62元。曾經靠著教練不拿回扣和服務品質躋身北京第一大駕校的東方時尚,2014年的學員規模一度擴張至23.67萬人,在北京市場的佔有率達25.54%。然而,急速擴張的背後,場地有限、學員車堵車、高場地事故率、教練工作嚴重超時等系列問題如影隨形。

  駕校成為上市公司,既是新聞,又不是新聞。現如今,上市公司的産業已經越來越廣,駕校又有何不可?倒是另一個新聞影響到這家上市公司的前景:有關部門決定可以自學駕車而後參加統一考試。誠然,即使有這樣的規定也不會讓所有學駕駛的人通過自學拿到駕駛證,但是,肯定會有更多的人選擇自學,因為不僅成本低,而且自己對時間、地點的選擇餘地更大、自由度更大。從媒體揭露的問題看,對學員“吸引力”最大的因素,主要是駕照考試能夠有較高的通過率。但是,“貓膩”也恰恰在這裡。如果不是通過灰色甚至黑色的辦法,把有關部門或考試程式“搞定”,真的會有超高的通過率嗎?可見,駕校問題既有其本身的因素,也有有關部門的監管問題。在汽車日益普及的今天,學習駕駛仍然是一個極其旺盛的需求,關鍵看如何滿足這一需求。

  高送轉公司數量超百家是否大派送需立足實際

  據報道,截至2月21日,滬深兩市已有177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15年利潤分配預案。其中,有112家公司推出高送轉方案,佔比達63.28%。進入“10轉10俱樂部”的公司有101家,佔比達57.06%。儘管上市公司的高送轉本身對企業經營並無實質影響,但在資金的追捧下,高送轉行情受關注。數據顯示,天齊鋰業神州長城雷科防務東方網路等26家公司推出“10轉20”及以上的高送轉方案,其中有12家中小板公司、9家創業板公司。良好的業績表現是支撐這些公司推出高送轉方案的基礎。在26家推出“10轉20”及以上高送轉方案的公司中,已有24家公司披露了業績預報,其中21家公司去年業績預增。雷科防務預計,2015年實現凈利潤1.4億元至1.57億元,同比增長幅度為320%至370%。先導智慧預計,實現凈利潤1.35億元至1.54億元,同比增長幅度為106.06%至135.06%。總體看,在推出“10轉20”以上方案的公司中,有7家公司業績預增幅度超過100%。

  從投資人的角度看,任何高送轉方案都會受到衷心歡迎。從市場看,擁有高送轉預期的上市公司股票在披露分配預案期間往往會掀起一波甚至幾波行情。也可以説,是否高送轉也在一定程度上考驗著投資者選股的能力。但是也需要提醒,對高送轉概念股,投資者更要關注上市公司的主業表現和業績增長情況。雖然決定推出高送轉的往往是業績增長較快、有較大潛力和發展空間的上市公司,但高送轉並不是高增長的代名詞。也有上市公司業績表現不佳,但仍拋出高送轉方案。以高送轉排名第一的勁勝精密為例,公司預計2015年凈利潤為-4.6億元,同比減少718.51%。出現虧損還要高送轉,公司所做解釋也難以真正釋疑。作為投資者,當然希望送轉“多多益善”;但作為上市公司,還是要量力而為,還是要符合公司長期發展的要求。

  新興行業業績增幅喜人上市公司“馬太效應”顯現

  據報道,在已發佈2015年年報的79家上市公司中,超過7成公司業績增長。此外,有221家公司公佈業績快報,超過2000家公司公佈業績預告,上市公司2015年整體成績單初步顯現。分析人士表示,目前上市公司業績預喜佔比接近6成,但從增速來看,受宏觀經濟疲軟和週期性行業觸底等因素影響,主機板公司表現不容樂觀,預計上市公司2015年整體業績增速明顯放緩。金融、地産等週期性行業上市公司業績對A股整體業績影響巨大。2015年三季報顯示,凈利排名前20家公司佔A股全部上市公司凈利潤比例達60.2%,主要為銀行、券商等。儘管部分“大塊頭”公司尚未公佈業績資訊,但對照目前已公佈全年業績的公司推測,相關行業2015年四季度盈利狀況不容樂觀。“兩桶油”面臨低油價的影響。中石油預計2015年凈利同比下降60%-70%。目前虧損幅度居前的鋼鐵、煤炭等行業公司業績普遍是雪上加霜。

  據報道,已經有超過2000家上市公司發佈了業績預告。從産業結構分析,可謂“喜憂參半”,新興産業升勢不減,而傳統産業令人擔憂。或者説,上市公司産業之間的分化日益嚴重,新産業興旺、舊産業傾頹的“馬太效應”進一步彰顯。從預喜比例來看,2015年業績預喜比例較高的行業是非銀金融、電腦、通訊、電子元器件、電力設備、傳媒。TMT等新興行業受益於産業轉型整體向好。以凈利潤變動幅度考量,凈利潤增速較高的行業是非銀行金融、傳媒、旅遊休閒、通信、電子元器件。但是,採掘、造紙、船舶製造、有色金屬等上游資源類行業及中游製造業的業績頹勢仍未發生改變。值得注意的是,銀行業素以盈利能力強而著稱于中國上市公司,但業績增速下降、盈利能力下挫已經無法挽回。更為嚴峻的是採掘、鋼鐵、煤炭等領域。“兩桶油”的盈利水準下降超過6成,鋼鐵業虧損面繼續加大,煤炭行業已經接近全行業虧損。在國家經濟轉型、戰略産業重新佈局的大背景下,這些産業除了削減産能、痛苦升級之外,似乎很難有“僥倖”出現轉機的可能。

高送轉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友訊達 39.01 10.01%
2 崇達技術 37.08 10.00%
3 星雲股份 61.07 10.00%
4 赤峰黃金 6.85 8.39%
5 飛榮達 70.50 5.22%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英科醫療 68.08 -6.42%
2 寒銳鈷業 273.28 -6.03%
3 兄弟科技 13.75 -3.03%
4 星普醫科 23.60 -2.40%
5 贏合科技 26.31 -2.30%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