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機票銷售政策頻調 航司代理相愛相殺

  • 發佈時間:2016-02-25 20:5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期以來,機票代理商可謂是“噩耗不斷”,先是2月18日,民航局下發通知,明確航空客運手續費支付標準由按銷售額比例支付改為按每張客票定額支付,合理確定基準定額,可適度浮動;同時明確航空銷售代理企業不得向旅客額外加收客票價格以外的任何服務費,不得惡意篡改航空運輸企業按規定公佈的客票價格及適用條件、捆綁銷售。而後,有消息稱,海航、國航、東航、上航、香港航空5家航空公司的國際及地區客票代理手續費將陸續降為零。海航和一些機票代理商都對經濟日報記者證實了此消息。

  海航方面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現在國內代理人市場魚龍混雜,部分代理商為了薄利多銷,不斷發展下線代理商,下線代理商又得不到有效的監管,導致境內國際機票銷售市場違規現象也時有發生,該政策的發佈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代理商違規現象,切實維護消費者的權益,為旅客提供更好的服務。

  2014年以來,民航局和國內航空公司對機票銷售的代理政策頻繁調整。在2008年國家取消了機票代理費統一收費標準後,國內機票銷售代理商的代理費用通常為3+X模式,也就是3%的基礎代理費加上完成一定的售票量後航空公司給予的銷售獎勵,業內通常分別稱之為前返和後返,國際及地區機票銷售的代理費用,則一般採用1+X的模式。

  2015年,各航空公司在此前逐步降低國內機票代理費的基礎上更進一步,陸續取消了基礎代理費,只保留作為銷售獎勵的X部分,由於小代理商很難完成大的銷售量,也就很難能拿到銷售獎勵,使得他們的營收大幅下降。而近日民航局關於代理商不得收受服務費的通知和航空公司對國際及地區機票代理手續費陸續降至0的政策,則將進一步壓縮代理商本就已經微小的盈利空間。

  受此衝擊,半年來很多小代理商紛紛退出機票銷售市場,但是也有一些代理商在退改簽等方面做手腳,擅自提高退改簽費用,謀取差價以彌補自己的利潤損失,引來乘客大量投訴。這也成為日後國航等9家航空公司宣佈和去哪兒網“決裂”的理由,2015年12月31日起,包括國航、東航和南航這三大航在內的國內9家航空公司陸續發表措辭一致的聲明,稱收到大量在去哪兒網購票的旅客的投訴,因此決定關閉各自的哪兒網旗艦店,建議旅客通過官網、APP等自有渠道購買機票。對於此事,去哪兒網方面則當時回應稱,是由於航空公司提出將去哪兒網網頁上的機票展示由價格排序改為時間排序,但未能達成一致,所以暫停合作。

  儘管打著規範市場的旗號,但是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航空公司此舉是為了提升直銷比例,將價格上的優惠放到官網,借此來發展官網,主導自己的渠道。事實上,也卻有航空公司的行為在不斷印證此看法,近日,南方航空發佈消息,宣佈“即日起4折以下海量優惠國內機票,盡在南航官方渠道獨家銷售”,並指明南航官方渠道包括南航官網、APP、官方微信,這就意味著南航4折以下機票,在中航信系統中,代理人已無權查看到折扣,也無權進行銷售。

  而隨著航空公司不斷的“提直降代”策略的推進以及票代市場運作“貓膩”的曝光,機票代理商價格優勢和生存空間被不斷壓縮,航空公司與票代大有矛盾激化之勢。“乘客選擇在哪買本來就是個市場行為,他們選擇網上或者代理商門店,是因為這裡更方便,用戶體驗更好。”一名大型代理公司的員工對記者説:“確實有很多二級代理存在退改簽違規操作的問題,我們這些一級代理也深受其害,但是航空公司在去代理化的過程中,利用自己壟斷的地位,發佈了各種不符合經濟規律、不符合合作精神、不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用行政命令式的文件讓我們之間的合同變成一張白紙,我們卻沒有任何申訴的地方。”

  OTA和代理商門店在用戶體驗上存在很多優勢,在例如方便比價、購票便捷性和産品豐富性等方面都強于航空公司的直銷網站和網點,很多顧客也已經形成了在OTA或者代理商購買機票的習慣,同時,OTA和代理商也為航空公司節省了大量推廣成本和運營維護成本,因此,航空公司很難馬上做到完全取代代理商。也正因如此,很多代理商對當前一些航空公司的做法很不滿,“對於賣的不好的航線,求著我們賣,熱門航線則不讓我們賣,或者採用0+0的銷售無返點措施,讓我們賣的機票根本無利可圖,但是乘客要買,我能告訴他我不賣這張票嗎?”前敘代理公司的員工説。(中國經濟網記者 袁勇)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