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9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李宇嘉:我們在“房子財富”的迷途中要知返了

  • 發佈時間:2016-02-25 16:1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期,各路媒體盛傳深圳要出臺政策“打壓”樓市。筆者認為,去年房價水準上漲超過60%、很多區域翻一倍,“剛需”和人才已被拋棄的情況下,房價“跌一跌”應該是社會各界的共識。但是,筆者在與各行各業的人聊天時居然發現,很多人希望“房價繼續上漲,政策的不要”,特別是擁有房産的人。原因很簡單,他們都希望自己的資産性收入蹭蹭地往上躥,還有人在攢錢買第二套、第三套。甚至有人希望有幾套房子出租,自己不用工作了。

  2015年,坊間最盛傳的一句話是,“去年不買房,白幹20年”。確實也是,但凡在2014年到2015年初(“3.30”新政前)買房的,不到一年時間賺取一兩百萬是再稀疏平常不過的了,也再沒有比這個更具有財富示範效應的了,而且這個財富來的如此輕鬆。於是,筆者發現,深圳目前中産人群中普遍瀰漫著一種“短期暴富”的濃重氛圍,而且還是要輕鬆實現“暴富”。

  事實上,對於財富的追求無可厚非,只要沒有犯法。再説了,早在10年前,國家就鼓勵居民要獲得資産性收入。目前,不僅城市居民把房子作為財富的最佳代表,今年春節回到鄉下後發現,農村居民也是如此。如今農村成家立業,房子、車子、票子(彩禮)是新“三大件”,房子排在首位。為子女能在城市紮根,一向以保守示人的農民,不惜集祖孫三代之力,甚至借高利貸買房。

  但是,作為有著5000年曆史的勤勞中國,全民把房子作為財富而去拼命地追求的盛況,怎麼看怎麼變扭。特別是,作為社會中堅力量的中産群體,將房子作為財富的主要載體,並去瘋狂地追求,對於全社會如何認識財富、創造財富,甚至整個國家和社會如何發展和進步,其影響和衝擊實在太大了!

  在父母一輩的眼裏,房屋只是個居所、是個家,把錢存起來培養小孩讀書,小孩學業有成後進入社會,勤勞工作、努力賺錢,這才是財富積累的途徑、社會進步的常序、國家發展的坦途。但筆者發現,從財富角度看,堅持這一觀點的人,其財富或財産的家底是最薄的,更談不上資産性收入。現在大學畢業起薪也就3000元左右,在大城市甚至連房租都給不起,相比房産收入不值得一提。

  買了房的人,看似有了資産性收入,未來或許不用那麼起早貪黑、賣力工作賺錢給自己未來更好的生活、養老而積蓄了。但是,為此很多人犧牲了爺爺奶奶的養老金、父母的退休金、自己追求更好生活的現金流,甚至賣掉老家祖屋,存錢買房的人也是如此。筆者見到很多這樣的人,為了買房,甚至要買多套房,背負巨大壓力,閒暇的時間少了、陪小孩的時間少了、回家看父母的時間少了、祖孫三代團聚的時間少了,甚至為了還房貸而節衣縮食。

  因此,在時下,房子作為最大財富象徵的作用被空前強化時,其作為“家”的屬性開始淡化了。現在提起某某要買房子,多數人的第一反映就是成為有産者,為此而投向羨慕的眼光,但當事人或許因為不得不考慮買房的錢從哪來、每個月要還多少房貸、每月工資要怎麼掐著手指花而愁眉不展,或許不會因為有了一個家,有了一個遮風擋雨的居所而感到幸福多少。

  對於嗅覺靈敏,早期買了多套房的人來説,儘管獲得了豐厚收入,實現財務自由,但他們再也不會像過去一樣那麼努力地去學習、創業、進取,他們失去了很多商機,失去了闖勁、失去了進取心。筆者接觸很多這樣的所謂成功人士,儘管他們生活相當富足,但均坦言非常懷念過去學習、創業時期的生活和經歷。對於當下,儘管表面看似光鮮,但內心的幸福感卻降低了。

  試想,沒有草根層面千千萬萬這些人的闖勁、努力和進取,整個國家的實體經濟怎麼發展呢?整個社會的財富和技術進步從哪來呢?當前,各地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樓市“去庫存”運動,房地産對於投資、對於經濟的影響毫無疑問是非常大的,穩定樓市也是必要的,但有的地方將“賣房子”作為唯一目的,背離國家新型城鎮化的宗旨,是否忽略了房子是老百姓的家這一屬性呢?對於房子,在財富的迷途中要知返了。

  (作者李宇嘉係深圳市房地産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