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甘肅111.6萬貧困人口實現易地搬遷

  • 發佈時間:2016-02-25 09:29:52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記者日前從甘肅省政府辦公廳了解到,“十二五”期間,甘肅省累計搬遷貧困群眾22.4萬戶111.6萬人,初步走出了一條具有甘肅特色的易地搬遷扶貧之路。

  甘肅省貧困面大、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到“十二五”初還有貧困人口近800萬,其中近112萬貧困人口生活在偏遠、貧瘠、多災的山區、旱垣,渴盼通過“挪窮窩”來“拔窮根”。為此,甘肅省自2013年啟動了當地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扶貧異地搬遷。

  一場春雪之後,記者來到地處黃河支流洮河下游的定西市臨洮縣中鋪鎮,看到藍天黃山之下,一個個移民新村環繞中鋪鎮區和鄰近工業園區。走進何家山新村,十多個婦女正在小廣場上跳舞,十來名集中供養的移民孤寡老人正在養老院裏曬太陽。

  何家山新村居住著1000多口人,都是2013年從地處深山區的何家山村整體搬遷而來,老莊點距離新村近50公里,全是崎嶇山路,有的地方僅容摩托車通行,當時群眾吃水用驢馱,出門難,看病難,關鍵是娶妻難。自從搬遷下山,3年多時間,全村光棍從8個減少到兩個。

  走進50多歲的何存乾家,一排5間新房寬敞明亮,分為客廳、臥室、廚房,還有專門的洗浴室。他説,學校離家幾百米,娃娃上學不再走夜路。大家辦事、打工、看病都方便。

  只有兩萬人口的臨洮縣中鋪鎮,近10年來把生活在偏遠、貧瘠、多災的山區7500余名群眾,搬到鎮區附近的平川地帶。“十三五”期間,鎮裏還將搬遷2000多人。屆時,這個鎮的山區群眾將實現應搬盡搬。在甘肅省,一部分人居住在災害多發的地質隱患點上,山洪、滑坡、地震等災害使群眾多年積累的心血頃刻間化為烏有;另一部分人居住在深溝老洼、不宜人居的偏遠地區,出門務工成本高、機會少,享受基本公共服務難度系數高。

  “十二五”以來,甘肅省依託城鎮和中心村、工業園區、重大工程、國有農林場和礦區棚戶區改造等實施集中安置。在集中安置區,當地探索配套建設一批引水灌溉工程,以水定地,以地定人,有效解決搬遷群眾上學難、看病難、吃水難、行路難、發展難的“五難問題”,調動搬遷群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要群眾搬”到“群眾要搬”轉變;另一方面,結合農村土地制度改革,通過土地承包經營權、房屋所有權、宅基地使用權轉讓及進城務工等方式,穩步推進插花安置。

  臨洮縣中鋪鎮伊寺村曾經住在峽谷裏,“看天一條線”,貧困面達30%,搬到山下後,因為臨近高速公路,迅速發展成交通運輸村。70歲老人馬世文説,全村上百戶人,有一半買了大車跑運輸,還出了一批小老闆。臨洮縣委書記石琳説,依託城鎮、園區、産業鏈異地搬遷,一大批貧困人口按照生産要素的聚集度,融入大市場、大社會,加速脫貧。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