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福州同利肉燕有了中央廚房

  • 發佈時間:2016-02-25 09:31:43  來源:福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記者陳鐵夫文/攝

  作為福州肉燕的中華老字號企業,“同利”新春有了新動作——建成一個大型“中央廚房”,産能提高4倍,不僅破解了因手工生産導致的供不應求的難題,而且有助於福州肉燕行業加速整合,並以福文化傳播使者的整體形象開啟省外連鎖擴張征程。

  西園村出地出錢幫同利擴産能

  在晉安西園村口,記者看到一棟新落成的磚紅色三層大樓,這裡就是同利中央廚房所在地,500多平方米的地皮由西園村提供。這棟大樓其實是肉燕生産和省級非遺手藝傳承示範基地,是西園村兩委去年投入370多萬元建設的。村黨委副書記吳德泉告訴記者:“同利是西園三寶之一,這張名片要力爭留在西園,西園村有責任和義務提供場所,幫助同利擴大産能。”

  到福州旅遊吃一碗太平燕,成為許多遊客的必選項目。而作為唯一堅守手工打制的福州非遺傳統小吃行業,即便是同利這樣佔據福州肉燕行業市場半壁江山的企業,其零散小作坊合計也只有400平方米、30多個工人,一天最多打制500千克,遠遠滿足不了市場需求。

  所謂“中央廚房”,依照國家工商部門新出臺的規定,就是食品類規模化加工場所的統稱。同利第四代傳承人陳君凡説,中央廚房建成後,生産面積擴大到2000平方米,招收100多名工人,最高可日産2500千克,滿足福州市場綽綽有餘。

  作為回報之一,陳君凡承諾,西園的富餘勞動力可優先到同利就業。

  整合行業資源打造金字招牌

  場地變大了,非遺手藝的傳承、肉燕産量的提高,主要靠年輕學徒。如何培養更多的年輕學徒穩定産能,成為縈繞陳君凡心頭多年的難題。據悉,目前福州肉燕行業僅剩同利、老雙喜、雙喜、德福等六七家企業,因大多師出同門,其他家的熟練工人已被陳君凡率先“請”進中央廚房。

  為了讓學徒對同利産生認同感、歸屬感,陳君凡在以其名字命名的勞模工作室毫無保留地手把手、一對一授徒,為學徒提供良好工作環境、協商式待遇、吃住保障、過節福利、參賽參展機會,還鼓勵學徒參加廚師等級證書考試。在同利,學徒們對陳君凡的稱呼是“大哥”而非“老闆”。

  走在乾淨整潔的中央廚房製作間,中央空調、紫外線滅菌燈等設施一應俱全。陳君凡介紹,在這一標準化、規範化、規模化的廠房裏,衛生標準和品質標准將設置得更高,有利於避免過去私營個體戶身兼數職的忙亂。另外,技術管理、市場分銷人員各司其職,相互配合。這對福州肉燕行業加快整合壯大自身大有好處。

  行業生産隊伍穩定了,由同利領銜的福州肉燕行業同業公會也正在緊鑼密鼓籌備中。“公會發揮作用後,福州八成左右的肉燕産能都將統一到公會名下,統一産銷,統一管理,有助於對外打造出福州肉燕的金字招牌。”陳君凡説。

  在省外開設首家直營連鎖店

  産能有了保障,行業集中程度日益增高,陳君凡對外拓展的思路也日益清晰起來。

  此前,全國各大省會城市基本上都有了同利的分銷機構,但機構並不只經營同利一家的産品。今春,陳君凡打算首先在青海省會西寧掛牌,開設首家同利省外直營連鎖店。

  “西寧有近8萬祖籍福建的人士,又是陸上絲綢之路重要節點城市,輻射整個大西北,市場潛力巨大。開設專營連鎖店主要是通過太平燕把福州的福文化傳播出去,借助海上和陸上絲綢之路,讓更多的人吃太平燕、享全家福!”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