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去庫存是否需要依賴降房價?

  • 發佈時間:2016-02-24 09:30:40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據《人民日報》報道,自2月22日起,除了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多地城市房地産交易環節的契稅、營業稅徵收比例將普遍降低。加上此前降低購房首付比例、上調住房公積金存款利率等政策,傳遞出各地政府主動推進房地産去庫存的強烈信號。據粗略統計,截至目前,已有超過130個城市出臺去庫存新政。

  去庫存的“王道”是降低房價

  截至目前,無論是部門版,還是地方版去庫存新政,多是“小道”。儘管也有屬於“正道”的。在一定時期內、一定程度上,其確實可以緩解房地産庫存壓力,但就長遠和整體而言,一定會造成很多後遺症,甚至是“推行不當救市政策,無異於製造‘類次貸危機’”。

  就嚴重背離價值規律、遠超億萬中國普通幹部群眾承受能力的房價,以及存在天量庫存的現狀來講,降低房價才是“王道”。

  誰都無法否認的是,中國房地産業至今還是一個暴利行業。中國很多有錢人都是房地産開發商,高居富豪榜的也大多是房地産開發商。開發商等既得利益者是貪心太重,而某些層面的官方也是過於依賴“土地財政”。

  寧願讓房子閒置——加大庫存壓力,而鮮有降低房價的實情來看,身上“留著道德的血液”的房地産開發商並不多。作為其自身,理當反省、理當見賢思齊。作為某些層面的官方,理當自責、理當反思。

  概而言之,中國去庫存的“王道”是降低房價。至於已經推出的部門或地方版去庫存新政,即某些“小道”、“正道”,當為輔助手段,而不該成為主打。來源:和訊網“去庫存”與降房價沒有必然聯繫

  ■劉柯

  所謂的“去庫存”,重點還是一些三四線城市,它們確實有真實的積壓庫存存在。我們可以看看目前“去庫存”的主要手段,一是從資金端入手,擴大住房公積金的適用範圍和比例,降低首套房首付比例;二是從交易端入手,取消大多數城市的限購政策,降低部分交易契稅,鼓勵開發商適應市場降價;三是從戶籍端入手,鼓勵農民工消化三四線縣級城市的庫存給予城市戶籍待遇等。我們從這些手段分析,針對性還是比較強的,城鎮化需要大量的非農業人口,他們也需要住房,需要享受城市的各種基礎設施,但是,其核心是三四線城市的住房,也就是大多數縣級城市和省管市。即便在這些地方,寄希望於開發商降價“去庫存”也不現實,現實一點的辦法是政府收購然後形成沒有産權的公租房,或者鼓勵機關與事業單位收購形成半産權的福利房。

  因此,“去庫存”與降房價似乎是沒有必然聯繫的。“去庫存”是一種非市場化行為,而房價則是真正意義上的市場行為。怎麼來理解?房價構成很簡單,土地價格、建安成本、稅費、行銷成本、開發商利潤,這裡面,最大的成本是土地價格和建安成本,基本佔了整個房價的70%以上。那麼,現在這兩個成本降沒有?土地價格應該説是隨行就市的,但在大多數的一線中心城市,土地價格依舊很貴,而且貴得離譜,即便是在大家都認為房地産市場不景氣的2015年,北上廣深依舊有“地王”出現,麵粉依舊貴,麵包怎麼便宜?而在三四線城市,現在雖然是土地乏人問津,不過開發商以前的拿地成本依舊很高,這個錢是一次性先給了的,是剛性成本,怎麼降價?建安成本則更不用説,人工價格年年都在上漲,怎麼降?

  大家對降房價的預期,是建立在國家鼓勵開發商降價“去庫存”的基礎之上,由此引發大量存量商品房會提前于這個降價上市交易,從而讓供求關係失衡。但是,這種局部的降價即便存在,對整體特別是大中心一線城市房價的影響也是微乎其微的,反倒是降稅、降首付會刺激交投的活躍,反而會對部分地方的房價有刺激作用。房價是一個市場因素很強的東西,它體現了資源的稀缺性與資本的價值發現功能,為什麼三四線城市一房難賣而一線中心城市一房難求?去不去庫存,這種情況都會長期存在,城市和區域的功能定位有級差,房價也會有級差,而且會越來越趨向集中化,全球都是這樣,並非中國。所以希望一線中心城市房價會跌,或者大中城市的中心地段房價會跌,那僅僅是一種理想。來源:《金融投資報》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