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雷諾在華二度投産:品牌力不足 或淪為代工廠

  • 發佈時間:2016-02-23 08:0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雷諾在華二度國産 或淪為代工廠?

  時代週報記者 倪佳 發自廣州

  在宣佈停産的11年後,雷諾終於再次在中國有了屬於自己的生産基地。

  2016年2月1日,東風雷諾武漢基地竣工正式啟動投産。按照計劃,武漢基地第一期産能為15萬輛,第二期産能追加15萬輛。

  對雷諾而言,國産一舉放在11年前無疑是極好的機遇,而在11年後,這卻將被打上問號。中國車市增長已趨於緩和,雷諾作為一個老品牌在此時國産,遇到的壓力並不亞於一個全新品牌。

  東風雷諾要如何在這樣一個並不天時地利的狀態下實現突破?

  雷諾-日産聯盟CEO卡洛斯·戈恩給出的方案是依靠“人和”,降低成本和快速協同。這兩點是戈恩的成名絕技,具體應用在有中國特色的合資汽車企業當中能否見效,還需要時間去驗證。

  11年後再“開張”

  作為歐洲第三大汽車製造商,雷諾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在中國成立了合資企業—三江雷諾汽車公司(以下簡稱“三江雷諾”)。作為雷諾在華的第一家合資企業,三江雷諾出人意料地選擇了以CKD(全散件組裝)方式投産客車,而非乘用車。

  這種選擇造成的直接後果是,這家以小型車和方程式賽車聞名世界的法國汽車企業,在華發展進程一拖再拖,直到失去了最佳的天時和地利。

  2004年,三江雷諾宣佈停産,經歷8年時間的談判,2013年底成立的東風雷諾合資公司(以下簡稱“東風雷諾”)成為了雷諾在華鳳凰涅槃的新起點。

  根據東風雷諾官方公佈的數據,東風雷諾由 東風汽車 與法國雷諾以各50%的比例,共同投資77.6億元組成。從2013年12月成立合資公司,到2015年5月武漢工廠設備調試完畢,第一款國産車型科雷嘉試製樣車下線,東風雷諾僅用了16個月的時間,在推廣方面甚至不惜花費重金邀請范冰冰作為代言人,其對中國市場的志在必得可見一斑。

  作為東風雷諾首款國産産品,科雷嘉預計將在3月18日投放市場。在今年下半年,東風雷諾還將推出一款全新中型SUV,新車或將命名為“傲遊”,預計採用7座佈局,與豐田漢蘭達、福特銳界一同競爭國産中型SUV市場。

  除了上述車型的陸續投産,東風雷諾還將基於CMF模組化架構打造一款MPV車型。但與上述新車不同的是,東風雷諾投産的MPV車型將“懸挂”東風品牌。此外,也不排除現款風景車型直接“換標”的方式,在東風雷諾武漢工廠投産。

  東風雷諾執行副總裁胡信東曾在接受時代週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到2017年東風雷諾武漢工廠還將投産以風朗Z.E.為原型車的純電動車。綜合上述産品佈局方面的情況,東風雷諾作為目前最年輕合資品牌,其産品佈局的考慮還是有效地結合了當前市場的熱點以及下一階段的趨勢性。

  品牌力弱點

  錯過了中國車市發展的黃金時期,東風雷諾現在能做的便是與時間賽跑。從生産基地的建成到首款新車的投産,快速的執行力是東風、雷諾和日産協同合作的結果。

  通過8年時間的談判才拿下雷諾合資項目,用“蓄謀已久”來形容東風汽車並不為過。實際上,東風雷諾從一開始就受到了來自東風和雷諾內部的高度重視,其在産品線上的佈局一開始就呈現出“人和”的態勢。

  在東風雷諾武漢基地竣工的發佈會上,已經多次為東風雷諾品牌發佈會站臺的雷諾-日産聯盟CEO卡洛斯·戈恩又一次來到了現場,並再次成為主角。他一直強調“雷諾與日産有非常多的協同與規模化效應”,並舉例説明這種協同效應的表現,“例如許多日産供應商,他們已經有過合作經驗並且非常了解中國市場,我們可以通過他們引入擁有法國味道的雷諾汽車。通過聯盟的共用資源,將讓我們更具競爭力。”

  另一方面,戈恩也深知保持各品牌獨立性的重要性,“雷諾的車非常不一樣,它的外觀、設計都非常不同。即便是使用同平台資源的産品,出於不同的設計理念,它們依然存在很多差異”。

  但是,雷諾汽車執行副總裁傑羅姆·斯托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所説的一番話則耐人尋味:“我們會充分共用聯盟成員的産能,但同時這也是一個雙向産能共用的過程,未來東風雷諾也很可能向其他聯盟成員輸出産能。”

  業內對此番言論的解讀是,雷諾-日産管理層深知東風雷諾在華發展的艱難程度,出於對成本節省的習慣性考慮,為了避免其前期産能出現閒置,因此東風雷諾可能為日産代工。

  時代週報記者就相關問題向東風雷諾方面求證,對方並未對此消息作出回應。事實上,在去年東風雷諾銷售部長熊毅接受時代週報記者採訪時曾經表示:“我想強調,雷諾就是雷諾,它的設計語言、技術沉澱,以及帶給消費者的感受是和日産完全不一樣的。就像雷諾的車不太可能放到日産去銷售,日産的車也不太可能會放到雷諾的店去銷售一樣。”

  對於東風雷諾而言,更希望自己憑藉行銷來實現産能利用率的快速提升。

  去年上海車展期間,東風雷諾官方曾表示,到2015年年底經銷商數量將達到150家,並會在首款國産車上市前將經銷商網點從一、二、三線城市覆蓋到六線城市。不過,在武漢工廠建成儀式上,東風雷諾官方表示,目前運營中的經銷商數量為125家。

  雷諾汽車執行副總裁傑羅姆·斯托爾認為,經銷商數量還不夠,雷諾仍需要構建高品質的經銷商網路。按照雷諾官方的計劃,未來將在中國實現3%的市場份額,為實現這一目標,東風雷諾將打造包括SUV、轎車,甚至EV等車型在內的全面産品線。

  有業內人士認為,東風日産的採購量能夠使得東風雷諾同樣享受到零配件的低成本優勢,而與日産的協同作戰使得雷諾在産品平臺導入等方面都有快速的優勢,因此,東風雷諾實際上是進可攻、退可守的一種選擇,即發展得好就是第二個東風日産,發展不好則可以轉變成為鄭州日産,成為東風日産的代工廠,以圖謀東山再起之機。

  但顯然,意圖涅槃重生的東風雷諾只能進,不能退。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