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進口牛肉海鮮降價最明顯

  • 發佈時間:2016-02-23 03:29:38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記者 陳璽撼 通訊員 楊璐)中韓、中澳自貿協定實施兩個月以來,從南韓進口的未鍛軋鋅、合成橡膠等工業類産品和從澳大利亞進口的牛肉、海鮮等民生類産品成為“贏家”,得益於進口關稅下調等政策利好,受惠最為明顯。

  上海海關昨天公佈的數據顯示,去年12月20日,中韓、中澳兩項自貿協定正式實施以來,上海關區兩項自貿協定項下共進口貨物2063批、受惠貨值12.4億元、稅款優惠達3992.2萬元。其中,南韓原産貨物進口840批,受惠貨值5.1億元、稅款優惠1220.6萬元,主要受惠商品為未鍛軋鋅、合成橡膠等;澳大利亞原産貨物進口1223批,受惠貨值7.3億元、稅款優惠2771.6萬元,主要受惠商品為牛肉、海鮮等。截至目前,中澳自貿協定項下,澳大利亞原産牛肉進口406批,受惠貨值1.7億元,佔比23.1%;海鮮進口327批,受惠貨值7311.7萬元,佔比10%。

  中韓、中澳自貿協定實施後,企業馬上享受到成本降低、通關便捷。

  “1月30日,公司從墨爾本進口的一批牛肉因為受當地天氣條件的影響,原本預計于當日19時到達浦東機場,卻延誤至23時45分落地報關。”上海極鮮網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杜震表示,上海海關當場安排值班關員,僅花了不到半小時,就完成通關驗放手續,在給予企業足額稅款優惠的同時,保證了鮮活貨物的品質。

  不僅企業受益,市民也享受到自貿協定帶來的實惠,更快、更省錢地買到來自韓、澳的美食。

  據杜震介紹,兩項自貿協定生效後,稅率經過兩次調整,進口成本大大下降,為此公司相應調整了一些商品的零售價。比如,從澳洲進口的龍蝦,關稅從15%下降到9%,隨著幾級供應商不斷放大成本優惠效應,該公司的零售單價也從去年的每斤325元左右降至270多元,降幅近17%。“到2019年進口關稅降為零後,隨著綜合稅率下調,龍蝦價格將有進一步下降空間。”杜震説。

  去年12月20日,中韓、中澳兩大自貿協定正式實施當日,一系列受惠商品即實施了第一步降稅,今年1月1日開始實施了第二步降稅。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