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以供給側改革推進農村生態環境治理

  • 發佈時間:2016-02-22 10:42:44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供給側改革是優化經濟結構、提升我國經濟發展品質的重要舉措。面對産能過剩、發展方式粗放、資源環境約束趨緊等問題,單純刺激消費已經不能促進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必須重視供給側改革,使供給側與需求側協同運轉,共同發力解決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系列問題。供給側改革不僅是引領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強大動力,也為農村生態環境治理打開了一條通途。

  以供給側改革推動農村生態環境治理,應該將供給作為基點,致力於供給與需求的持續有效互動,通過多種舉措為農村綠色生産和綠色消費創造有利條件,為農村生態環境治理形成合力。

  培育農村綠色消費觀念。以供給側改革推動農村生態環境治理,不僅要以綠色供給帶動農村的綠色消費需求,還要通過農村的綠色消費需求來推動綠色供給。只有在生産過程中形成綠色消費觀念,在生活消費過程中不奢侈、不浪費、不攀比,並且注重廢棄物的迴圈再利用,才能為綠色供給創造最廣大的市場,為農村生態環境治理提供有力支撐。

  營造公平公正開放的市場環境。市場是連接供給與需求的紐帶與橋梁,只有為生産者營造公平公正開放的市場環境,才能推動市場積極參與農村生態環境治理。通過不斷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制度,不斷創新制度運作的體制機制,形成公平公正開放的市場環境,才能使具有生態環境保護能力的生産者在市場勝出,並不斷提供利於農村生態環境治理的新産品、研發和使用農村生態環境治理的新技術、形成利於農村生態環境治理的新業態。

  大力支援綠色環保産業發展。當前,農村中低端消費品庫存過剩,高品質消費品則極為緊缺。隨著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和支付能力的提升,農村對高品質環保産品的需求不斷攀升,這是發展綠色環保産業的重要驅動力。同時,對農村生態環境進行治理和修復,也需要綠色環保産業提供各種設施和服務。具有專業知識的綠色環保産業從業人員更了解市場、更具有實際工作經驗,其選擇的農村生態環境治理方案和技術工藝能夠更符合農村生態環境的實際情況,也會更具有治理實效。

  積極培育生態人。人是供給和需求的主體,積極培育生態人,能夠為推動農村生態環境治理提供人力支撐。培育生態人要從小學生抓起,使其成為農村生態環境治理的後備力量。鼓勵有條件的高校開設農村環境保護專業,為農村生態環境治理培育專業人才。要注重家庭的作用,通過組織各种家庭活動來傳承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理念,如進行秸稈回收利用、禽畜糞便還田、生活垃圾源頭減量和分類處理等農村生態環境治理實踐。還需以農村企業為平臺,通過政策激勵、資金扶持、稅務減免等手段,激勵農村企業的經濟人升級為生態人,激勵其不斷提升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素養和能力,為農村生態環境治理提供優質的創意、産品、技術和服務。每個治理主體都成為生態人,農村才會擁有一個綠色的未來。(田春艷,作者單位:南開大學馬克思主義教育學院)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