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逾130城出樓市去庫存新政 公積金成重要工具

  • 發佈時間:2016-02-22 08:05:00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自2月22日起,除了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全國多地城市房地産交易環節的契稅、營業稅徵收比例將普遍降低。加上此前降低購房首付比例、上調住房公積金存款利率等政策,傳遞出各地政府主動推進房地産去庫存的強烈信號。

  記者粗略統計,截至目前,已有超過130個城市出臺去庫存新政。這些新政的內容主要是哪些?效果如何?

  記者梳理髮現,各地出臺的去庫存政策主要分為5類:

  第一,公積金杠桿成重要工具。住房公積金已成為各地去庫存的重要工具,多地公積金貸款率超過50%。據四川省住建廳統計,2015年公積金貸款為四川全省全年商品房銷售貢獻了1/4份額,為化解庫存貢獻了1/3份額。

  推進異地貸款、提高貸款額度、延長貸款年限、放寬提取條件等已成為各地公積金新政的“標配”。如江西、甘肅等省份已落實公積金貸款全省“一體化”政策,積極推進異地購房。多省還表示將擴大住房公積金的覆蓋範圍,如四川省今年將推進住房公積金向城鎮穩定就業新市民覆蓋,湖北已探索在鄉鎮建立健全住房公積金制度等。

  第二,降低稅費。多地政府採取降低稅費、契稅補貼等方式減輕購房者負擔。甘肅省近日將住房轉讓手續費整體下調33%;江西全面清理房地産開發過程中的行政事業性收費。還有的省份推出對商品房交易契稅實施財政補貼等多項舉措。

  第三,鼓勵農民進城購房。加快農民工市民化,鼓勵有條件的農民工買房也是重要措施。目前,山西、山東、甘肅等省已明確出臺政策鼓勵引導農民進城購房。如山東將對農民進城購房給予契稅補貼、規費減免、貸款貼息、物業費補貼等政策,以使其成為長期穩定的住房消費群體。

  第四,回購商品房作為保障房。不少地方利用棚戶區改造,通過貨幣化安置、政府回購商品房等政策化解房地産庫存。如甘肅計劃今年4.6萬套保障房中的3.3萬套從存量商品房中回購,福建等省明確表示不再新建公租房。

  第五,實施房地産供給側改革。山東、寧夏將鼓勵企業利用存量房發展旅遊、養老、創業等地産,開展多元化經營。如山東、海南等省份已探索將空置海景房、山景房改造為分時度假酒店、養老養生地産、家居式短租賓舍等持有型物業;將符合條件的非住宅庫存改造為中小學和幼兒園、電商用房、都市型工業地産等。

  針對房地産庫存較大的地區,政府還允許開發企業修改城鎮規劃相關內容,將已供應但未開發的住房用地或商業營業性用地,調整為跨界地産或新興産業用地。

  記者走訪安徽、河南、廣西等多地樓市發現,當前三四線城市去庫存壓力較大,有的地區去化週期達30余月。河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總工程師李學軍説:“縣級城市庫存壓力最大,其次是省轄市。”

  對於購房者關心的房價問題,業內人士認為,從目前來看,三四線城市房地産商普遍採取的是穩價策略。受成本等因素影響,短期內不可能出現普遍的大幅降價。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