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李宇嘉:減稅新政或讓一線城市周邊樓市受益最大

  • 發佈時間:2016-02-22 07:1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李宇嘉

  繼本月初下調房貸首付比例、月中提高公積金存款利率後,房地産市場再次迎來利好消息。2月19日,財政部等三部門聯合發文,調減住房交易環節契稅和營業稅,規定個人購買家庭首套或二套並且面積在90平方米及以下的住房,一律按1%徵收契稅;個人購買90平方米以上住房,契稅從原來的2%~4%調減至1.5%~2%;營業稅免征範圍從原來的個人購買2年以上普通住房,擴展至非普通住房。同時,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不執行第二套住房交易契稅及營業稅新規。此次稅收調整的政策意圖很明顯,即進一步強力支援去庫存。

  2016年伊始,樓市各項去庫存政策漸次鋪開,既包括各地以財政直接補貼為主要內容的地方激勵,也包括中央的各項政策措施。從政策的基調看,春節後的樓市激勵開始從提高購房杠桿率,轉向全面降低購房成本。

  一方面,目前的房貸杠桿率已經提升至歷史最高水準;另一方面,從春節返鄉置業反饋回來的資訊看,以農民工及農業轉移人口為主的新市民,其住房支付能力堪憂。因此,當務之急是降低房屋供應成本和購房成本,政策上需要在供給側和需求側同步發力。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在庫存較大的城市,開發商要降低房價水準,這是供給側的舉措。同時,在需求側也要下工夫,降低購房成本便是題中之義,而春節後的政策也開始向這方面靠攏。比如,近期提高公積金存款利率,意在增加低成本住房金融資源。另外,目前包括稅費在內的購房成本佔房價的6% ~10%,如果考慮到房屋裝修、物業維修基金等支出,100萬元的房子還要一次性額外支出(不包括首付)20萬元以上,這部分成本也有下降空間。

  此次降低購房稅率力度是非常大的,甚至超過了2015年“3·30”新政。特別是對144平方米以上的大戶型住宅,其交易契稅從原來的3%~4%直降至1.5%~2%。同時,大戶型住宅均屬於非普通住宅,購買2年以上出售的還免掉了5%的營業稅。因此,此次政策扶持更多地在大戶型住宅上,這也契合了目前三、四線城市主要以大戶型為主的庫存現狀。同時,也有利於支援“賣小買大”的改善型住房需求。

  此次政策再次貫徹了2015年下半年以來樓市“因城施策、分類調控”的大原則,規定北上廣深不執行第二套住房契稅以及營業稅優惠。這主要是基於目前樓市大分化的現狀。

  目前,北上廣深樓市平均庫存消化週期在10個月,低於12個月的庫存不足警戒線,深圳、上海目前庫存僅夠7~8個月消化,不存在去庫存需求。另外,三、四線城市2015年房價指數整體下跌5%左右,而北上廣深新房價格指數分別上漲9%、12%、8%和45%。

  其實,政策實際優惠會更大。此次文件規定,在首套和二套房認定方面,暫不具備查詢條件而不能提供家庭住房查詢結果的,納稅人應向稅務機關提交家庭住房實有套數書面誠信保證,誠信保證不實的,屬於虛假納稅申報。

  事實上,多數二、三、四線城市在民政、社保、戶籍、住房等橫向部門間的資訊互聯互通非常不順暢,很多城市甚至沒有建立完善的、統計口徑一致的資訊系統。因此,購房者可以通過瞞騙等不正當手段,輕鬆獲得首套房優惠。

  即便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不執行第二套住房交易契稅及營業稅新規,但首套房契稅也從原來的2%(90~144平方米住房)和4%(144平方米及以上住房)有所下降,力度不小。

  綜上,此次稅費調整將會對二、三、四線城市住房交易形成明顯的降成本效應,也會有力地支援去庫存。除此以外,筆者認為,儘管一線城市2015年以來並未在樓市政策上有多少利好,但其周邊二、三、四線城市卻利好不斷,特別是在近期連續降首付、降稅費政策引導下,被一線城市高房價擠出的需求將會補充到這些城市。加上2015年以來京津冀、深莞惠等區域軌道交通一體化進展明顯,這無疑會支援北京、深圳周邊處於“洼地”的三、四線城市的樓市。(作者為深圳市房地産研究中心研究員)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