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Apple Pay進場,銀行如何應對?

  • 發佈時間:2016-02-22 03:35:44  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胡愛善

  “我們要取代你們的錢包。”——這是蘋果CEO庫克曾經擲下的豪言壯語。

  此前關於Apple Pay即將登陸中國的傳聞在坊間就不曾斷過,直到去年12月這家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手機商終於揭開了神秘面紗:先是有眼尖網友發現在中信銀行的個人網銀頁面上出現了Apple Pay的相關圖標,接著果然便有了其與銀聯合作,得到中信等國內知名傳統銀行支援的新聞。2月18日,Apple Pay真的來了,今後只要按照指引,將Apple Pay與借記卡或信用卡綁定,便可通過手機刷Pos機“滴”一聲實現無卡“秒”付,如此看來,離手機取代銀行卡的日子是真的不遠了。

  不難看出,以Apple Pay為代表的移動支付業務正在以一種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中國遍地開花。希望分吃蛋糕的有各個電信運營商、終端廠商、網際網路企業和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大玩家們,而在這場“扔掉錢包、剪掉信用卡”的盛宴中,銀行該如何發力?

  中信銀行便是其中的一名分羹者。為了搶佔市場先機,早在去年9月就攜手華為錢包首推NFC電子信用卡,並在去年年底聯手銀聯推出“雲閃付”,在具有銀聯“閃付”標識的POS機上實現手機閃付。此次中信銀行更成為首批支援Apple Pay的服務銀行,以Apple Pay等新型載體為客戶提供更為方便、快捷、安全的支付通道,同時為用戶提供綁卡贈積分優惠。

  中信銀行相關負責人認為,未來,信用卡這一介質可能不復存在,轉而變為可穿戴式設備。銀行要在網際網路浪潮席捲之後,將過去不相關的企業變為盟友,再利用平臺優勢為用戶提供更多增值服務,才能建立起讓消費者感覺更親密的認知和體驗,從而在這場沒有戰火卻硝煙四起的支付大戰中成為被未來世界認可的企業。

  此前在移動支付這塊市場的競爭中,傳統金融機構被認為是不佔優勢的。支付寶、微信等平臺由於擁有線上支付的先發優勢,在遠端支付市場份額中佔據了大半江山。然而,也正是由於微信紅包等移動支付方式的興起,無心插柳地培養起了大批用戶的使用習慣,即形成了大膽將銀行卡和微信、支付寶等捆綁在一起的支付習慣,而這個趨勢正在演變成為一股支付革命浪潮。

  正因為有了這樣卓有成效的消費者教育,打破了人們不願隨意綁定銀行卡的心理障礙,為Apple Pay進入中國鋪平了道路,同時也成就了銀行進入移動支付領域大展身手的局面。

  像中信銀行這樣的傳統大行,很容易就能將自身優勢和資源嫁接到移動端,推出“雲閃付”這種一碰(POS機)、一按(指紋)就能面對面付款的優勢,是其他支付方式所無法比擬的。移動支付不再局限于網上銀行和遠端支付,而是一舉來到近場支付時代。

  智慧手機的便攜性讓移動支付從PC時代轉到手機時代,繼而將消費者們從線上又拉回了線下。從一開始不被大眾廣泛接受,到如今人人離不開,這場發生在“指尖上的金融”革命已經顛覆了銀行經營的傳統模式。移動支付市場的爭奪戰,實質上變成移動支付産業鏈的大戰。中信銀行顯然是意識到了這一點,不僅不遺餘力地在移動支付領域開疆擴土,更力求將金融業務移動化。比如開通微信公共賬號就是舉措之一,中信銀行開通微信客服渠道,搭建了集資訊查詢、賬戶服務為一體的溝通平臺。據統計,每天通過微信與中信信用卡互動的人次超過100萬,月均圖文閱讀量近500萬。

  從這一點上來講,像中信銀行這樣的傳統金融機構就對“指尖上的金融”的價值進行了充分的挖掘。當供需瓶頸開始消失,消費者在多數産品領域能夠找到可以相互替代的商品時,如何發現並把握消費者的新需求,成為市場逐鹿成敗的關鍵。此時此刻Apple Pay的正式上線或許意味著,移動支付新模式已然開啟。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