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四十年前的燈節

  • 發佈時間:2016-02-21 03:00:11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元宵節在魯西南地區叫正月十五,過元宵節叫過十五。在我的童年記憶裏,過十五從來沒有“火樹銀花不夜天”的經歷,似乎只見過一次燈籠,過了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燈節”。

  因為貧窮,加上特有的風俗和禁忌,那個時候,年過到正月十五,就已經沒有了期待:親戚該來的都來了,該走的都走了(去親戚家拜年,叫走親戚);扁食(水餃)已經吃了好幾頓了,飯總是那幾樣,根本見不到蔬菜和水果。由於正月禁忌蒸饃,只能吃年前蒸的饅頭和豆包、菜包,而這些早已不再新鮮,遇上暖和的年份,更會發黴,上面長滿了白色或綠色的毛毛。

  在我十歲那年的正月十五,忽然聽人説晚上可以看到燈籠。長這麼大,還沒見過燈籠長啥樣,於是飯也顧不得多吃,塞了幾口就早早地跑到街上。我們的村子不大,只有一條貫穿東西方向的土街,從西頭可以看到東頭,如果放燈籠,在街上肯定能看到。等我滿懷期待地跑到那條街上時,發現已有不少孩子聚集在那裏了。有的在放“滴滴金”,更多的只是焦急地等待。那時候過年,家裏僅買幾挂鞭炮,保證除夕和正月初一、十五早晨放,孩子們要放鞭炮,只有把一挂鞭炮拆開單放。因為家家都沒有圍墻,孩子們可以“暢通無阻”,常常看到這樣的景觀:每當有人家放挂鞭即放幾十響上百響的鞭炮時,孩子們便衝到這家去,硝煙還沒有散盡,就爭相去搶沒有炸響的啞炮。正月十五晚上,鞭炮已經很少,富裕一點人家的孩子會放一些“滴滴金”。“滴滴金”是裹有火藥的細如麥稈的紙棍,點燃後迸出串串小火花,頗似碎金落地,價格便宜,燃放安全。那時父親每年都要反覆對我説:“憨人放炮,精人聽響。”意思是放鞭炮的是傻瓜,因為又花錢又危險;不花錢、照樣能聽鞭炮響的,才是聰明人。可我總覺得,親手放鞭炮才是真正的樂趣。父親這樣説,也是窮人的一種自我安慰吧。

  我們邊玩邊等。記得過了很久,還是不見燈籠出來。當時站在大街上很冷,可誰也不願意錯過這次難得的機會。終於在等得心焦的時候,村裏孫姓孩子挑著一個發光的東西走來了,紙殼子裏面有個鉛筆頭一樣的東西在燃燒。孩子的父親跟在後邊,不斷提醒他別打歪了,以免燒到外面的紙殼。所有的孩子都圍了過去,大聲喊著燈籠燈籠,連大人也過來湊熱鬧。不知道是人多呼出的氣流多,還是來了一陣風,反正好景不長,只一小會兒燈籠就滅了。孫家的孩子哭起來,大家看燈的興致也無影無蹤,又站了一會兒,便各回各家了。

  這就是我長到十歲見到的第一次燈籠。事實上,這也是我二十多歲之前在老家見到的唯一一次燈籠。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