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天然林商業性採伐將全面停止 我國加緊建設國家儲備林

  • 發佈時間:2016-02-19 07:1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黃俊毅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天然林商業性採伐明年將全面停止——

  我國加緊建設國家儲備林

  本報記者 黃俊毅

  近日,國務院批復確定“十三五”期間森林採伐限額,全國每年合計只有2.54億立方米。目前,我國每年木材消費總量約5.39億立方米,供需缺口巨大。按中央部署,2015年我國已全面停止內蒙古、吉林等重點國有林區商業性採伐,今年將全面停止非“天然林保護工程”區國有林場天然林商業性採伐。到2017年,全國天然林商業性採伐將全面停止。那麼,每年巨大的木材需求如何解決呢?

  進口難滿足

  “板材不足,最簡單的辦法是進口,但從國際上看,2014年,我國原木進口5119萬立方米、鋸材進口2574萬立方米,分別比2000年增加2.8倍和6倍。原木和鋸材進口量相當於國內木材産量的93.4%。我國原木、鋸材進口量佔全球貿易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國際壓力巨大。《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嚴格限制交易的樹種增加到246個。全球先後有86個國家和地區限制或禁止珍稀和大徑級原木出口。珍稀樹種和大徑級原木進口斷供風險加大,對我國木材安全構成直接威脅。”國家林業局局長張建龍説。

  2014年,我國木材消費總量5.39億立方米,比2000年增加近4倍。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將直接減少木材生産近4737萬立方米,相當於2014年全國商品材産量的60%。到2020年,考慮到天然林停止商業性採伐、人口增長和新型城鎮化等因素,木材缺口將達3億立方米。張建龍認為,這麼大的缺口,不進口不行,完全依靠進口也不行。

  人工林補缺

  2月17日,國家林業局印發了《國家儲備林制度方案》。“我國正加緊建設國家儲備林基地。”國家林業局速生豐産用材林基地建設工程管理辦公室總工程師許傳德告訴《經濟日報》記者。早在2013年,我國已在南方七省區啟動國家儲備林建設試點。2014年又將建設範圍擴大到廣西、湖南、福建等15個省份,劃定國家儲備林1500萬畝。2015年完成福建、湖南、廣西等七省區國家儲備林核查工作。截至目前,中央財政共安排資金17.36億元,完成基地建設2990萬畝。佈局區域確定為東南沿海、長江中下游、黃淮海、西南適宜地區、京津冀及東北,具體建設規模仍在論證。目前,《國家儲備林建設規劃(2016-2050年)》正加緊編制。

  “全國每年由桉樹生産的木材總産量超過3000萬立方米,而全國每年木材總産量不到9000萬立方米,桉樹佔全國木材産量三分之一以上,有力地保障了我國木材安全。”國家林業局桉樹研究開發中心主任謝耀堅説。

  此外,將農業廢棄物秸稈加工成板材也是好辦法。“我國每年秸稈總産量約7億噸,可加工板材7000萬立方米,幾乎相當於東北、內蒙古重點國有林區可採資源蓄積量的三分之一。”國內秸稈板材行業龍頭萬華生態板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郭興田説。

  政策需跟上

  我國木材消耗量巨大,國家儲備林基地建設規模將以億畝計,巨量啟動資金從何來?國家林業局速生豐産用材林基地建設工程管理辦公室處長李瑞林表示,資金問題將通過金融創新來解決。自去年12月以來,國家林業局已先後與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就建設儲備林基地項目達成合作協議。國家開發銀行已專門為廣西國家儲備林基地建設項目創新推出了還款期限27年、寬限期8年和基準利率的産品,是迄今為止國內最適合林業、最優惠的長期貸款。國家林業局與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共建國家儲備林基地試點也即將啟動。

  目前每標準塊普通板材零售價為60元,秸稈板材為138元,秸稈板材市場價大幅高於普通板材。“國家對秸稈發電和乙醇汽油有原料補貼優惠政策,而利用農作物秸稈生産人造板還未列入該政策內。建議給予秸稈打包存儲電費優惠,免收秸稈運輸車輛過路費。”郭興田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