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鉅額新增信貸護航經濟穩增長 需警惕地産金融風險

  • 發佈時間:2016-02-19 07:12:45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杜雨萌  責任編輯:王斌

  鉅額新增信貸護航經濟穩增長

  雖然寬鬆的貨幣環境利好樓市發展,但仍需警惕高杠桿下的房地産市場是否會有新的金融風險伴隨發生

  中國人民銀行日前發佈的金融統計數據報告顯示,1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2.51萬億元,同比多增1.04萬億元,創單月曆史新高。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這與去年以來樓市逐漸回暖有關。

  “雖然年初都是放貸的高峰時期,但像今年這麼高的現象還是很少見的。”亞豪機構市場總監郭毅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央行大規模釋放流動性主要目的還是為了穩增長。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住戶部門貸款增加6075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1292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4783億元。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增加1.94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4522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1.06萬億元,票據融資增加3719億元。

  易居研究院智庫研究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出現明顯增長,反映了在持續寬鬆的貨幣政策下,商業銀行等機構的貸款業務發放節奏在加快。其目的為了有力刺激實體經濟。而這個過程中,為了加快固定資産投資的節奏,房地産貸款的寬鬆環境也是關鍵一步。

  記者通過梳理髮現,為了刺激房地産市場的進一步回暖,去年以來政策“組合拳”頻繁出現。除了央行降準降息外,去年8月份更是將公積金貸款購二套房最低首付比例降至20%;隨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化解房地産庫存並“取消過時的限制性措施”。

  今年2月2日,央行與銀監會同步發佈房貸新政,即在不實施“限購”措施的城市,首套房原則上最低首付款比例為25%,各地可向下浮動5個百分點;而對擁有1套住房且相應購房貸款未結清的居民家庭,最低首付款比例由原有的40%調整為30%。

  嚴躍進認為,相對寬鬆的貨幣環境對於房地産行業的利好效果較為明顯,比如説房企的到位資金狀況會得到進一步完善等。而在此類寬鬆的信貸政策下,包括房地産開發投資等指標也將有所改善,這實際上也是供給側改革思路的具體體現。但是,在放貸規模上升的背後,同樣需要警惕。如在高杠桿的模式下,是否會為房地産金融市場孕育新的金融風險,也需要時刻關注。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