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中國服務業將發生五大變化
- 發佈時間:2016-02-19 00:31:04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自“十二五”以來,我國服務業的多重指標都發生了很大變化,數量上的變化累積到一定程度就必然是質的變化,在“十三五”時期,服務業的顯著變化更是高概率事件,它甚至很可能引發國民經濟體系的重構,並通過這種重構引發産業體系和生活方式上的劃時代的顛覆。
第一,服務業是經濟增長的主動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目標是2020比2010的每人平均GDP要求翻一番。在經濟增長速度下降的大背景下,在製造業受到“雙重擠壓”的背景下,依靠服務業維繫中高增速就尤為重要。一則是服務業在GDP的佔比越來越突出,比如2010年,服務業的佔比大概只有44.2%,2015年是50.5%,服務業是名副其實的“半壁江山”。我們預測2020年,三次産業的佔比是6.09%、35.09%和58.83%,在國民經濟體系當中,服務業佔58.83%。二則從這幾年各産業增長速度看,服務業明顯快於工業,服務業增速大約比工業增速大約高2個百分點。所以,無論從哪個角度看,服務業已經是我國經濟增長最主要的動力和貢獻者。
第二,服務業是勞動就業的主渠道。以服務業勞動就業佔比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服務業地位,是國際上最通行的做法,它更能更客觀地反映三大産業演變情況。美國學者富克斯講的服務經濟時代,用的就是服務業勞動就業佔比這個最核心指標。因為勞動就業是實打實的,不像GDP有一個價格的因素的問題。2010年,服務業的勞動就業與農業勞動就業人數幾乎是一樣的,但2011年是一個拐點,服務業首次超過農業的勞動就業。我們預測到2020年,服務業的勞動就業的比重將達到47%左右。其實,這個數字嚴格地講是被低估了的。因為我們知道,農村經濟現在最大的特點是農業與工業、服務業越來越緊密地融合,很多從事一次産業的農民,實際上在從事第三産業。比如,一些農村勞動者從事農村電商或鄉村旅遊,他們幹的工作實際上是三産了,但我們統計部門可能還是把這些勞動者統計到農業就業裏面,實際他在做電商,做流通,做旅遊,都是第三産業。如果考慮這個因素,我們目前的服務業就業佔全部就業比重很可能超過50%了,到2020年很可能達到57%。
第三,服務業是利用投資外資的主方向。外資對市場有天生的嗅覺和敏銳,外資的走向既是國際資本偏好的一種客觀選擇,也是對中國市場潛力和偏好的一個風向標。這個風向標的拐點也是2011年。2011年,我國服務業實際利用外資規模約583億美元,第二産實際利用外資實際規模是557億美元,在利用外資上服務業首次超過二産。隨後的幾年裏,即服務業利用外資佔比越來越高,二産相對來講比較勻速的下降。2015年前三季度服務業利用外資佔比達到了61.3%。隨著製造業向其他發展中國家的轉移,以及外資對中國服務市場的看好,我們預測到2020年,服務業利用外資的佔比還將不斷提高,三次産業利用外資的結構將可能變成1.3%、30.1%和68.6%。
第四,服務業是固定資産投資的主戰場。一般認為,服務業是一個輕資産行業,固定資産投資的規模應該比二産小很多,但實際上我們如果把交通運輸全部統計到三産裏面就會發現,三産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早在10年前就超過二産了。隨著服務業市場潛力不斷地被開發出來,以及服務業較高的盈利機會對市場主體的“誘導性”投資,以及國家産業政策對服務業的傾斜,我們可以大膽第預測,固定資産投資對服務業將會越來越“青睞”。我們預測,到2020年,三次産業固定資産投資的比重很可能是5%、36%、59%,固定資産投資的主戰場必然是服務業。
第五,服務業是生活方式的主杠桿。服務業無非是為兩個對象服務:一個是為相關産業發展作為中間投入提供的生産性服務:一個為居民生活提供的生活服務。生産性服務業是我們的短板,當然要努力補齊。但任何發展,歸根結底是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準,改善居民的生活方式。當我們的生活擺脫貧困,邁入小康或更高層次,就必然要追求三個重要的目標:安全、便利、智慧。要實現便利化、安全性和智慧化,如果沒有以網際網路、大數據為代表的資訊技術和資訊服務,那麼我們的生活方式是粗放的、生活效率是低下的,既不便利也不安全。所以,我們要感謝網際網路、大數據及其他資訊技術和資訊服務給我們生活帶來的便利、安全和智慧,以及由此帶來的民生福祉的提升和尋常百姓生活方式的變革。
(作者係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院長)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