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春節旅遊市場亂象頻被曝光:不退押金 導遊罵遊客

  • 發佈時間:2016-02-18 15:1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法制晚報——今日快評

  外出旅遊早已成為很多人過大年的新方式,隨之而來的則是旅遊市場的各種亂象被頻繁曝光。

  比如説,“完爆”青島大蝦的哈爾濱天價魚事件不斷發酵,成為旅遊餐飲業宰客的又一個樣本;再比如,昨日有報道稱,黑龍江存在導遊員“低齡”獲取導遊資格的違規行為,一名“90”後導遊在12歲時就獲得導遊證,一名“80”後導遊獲得導遊資格證時不滿10歲;還有北京的“一日遊”,雖經一再治理,但又有導遊辱罵遊客的新聞被曝光。

  據今天的《北京青年報》報道,市民邵女士報名參加了旅行社赴泰的旅遊團,該旅遊團的出境遊保證金以金融押金方式支付,即旅客支付旅行社一定數額押金後,便可享受泰國五晚六天僅2000元的低價團費。此後,因押金50萬並未如期歸還,邵女士訴至朝陽法院,要求旅行社歸還欠款。

  在辦案中,法院向國家旅遊局發出相關的司法建議,近日國家旅遊局出臺通知,規定出境遊保證金一律以銀行參與的資金託管方式收取。

  旅行社合同不規範、亂收費,甚至收取大額的“出境遊保證金”;導遊隊伍良莠不齊,很多人變身導購,運用各種手段誘惑甚至逼迫遊客購物;景區附近的購物店、餐飲店缺乏誠信,宰客行為層出不窮……百姓出門旅個遊,從旅行社、景點、交通、住宿到餐飲,這條利益鏈上究竟有多少“外人”不了解的貓膩?

  據報道,春節的旅遊高峰剛過,就有很多人打算清明節赴婺源賞花,導致清明節假期第一天去往婺源的高鐵車票已經售罄。面對公眾的旅遊熱情,無論相關部門還是旅行社、商家,都應該小心地呵護、鼓勵,因為只有如此才能確保旅遊市場越做越大,讓旅遊行業健康發展。

  反之,倘若從業者幹的都是砸自己飯碗的事情,就會把原本可以持續下去的生意變成“一錘子買賣”。長此以往,很多人或許就會在假期裏選擇宅在家裏,或者是擺脫旅行社、遠離國內遊,背起背包走得更遠。

  這一點或許已經初露端倪——就在剛過去的春節,中國出境旅遊的人數近600萬,不少人在網上分享在海外享受到令人感慨的優質服務。長此以往,如果我們的旅行社、導遊、景區、商家都只想著“賺快錢”,不把宰客當回事,那麼就會有更多的人選擇境外遊、自助遊,讓更多的“肥水”流出去。

  這幾天,還有網友投訴在麗江束河古鎮吃飯遭遇宰客:一行人點了6份炒飯、2份米線和7聽可樂等,共消費248元。結果這樣的曬單遭到大家的“討伐”:吃頓飯每人平均30元還嫌貴?窮就不要出門旅遊了……

  “窮就不要旅遊”,這樣的聲音才真正是一種悲哀。旅遊業的暴利、宰客,在不知不覺間竟已成為“常態”。我們的旅遊業管理,如果總是跟在媒體後面,有導遊罵旅客被曝光,就只是處理涉事旅行社;有天價魚被曝光,就只是關停涉事餐館,那麼很快就會出現下一個黑導遊、下一個低價團或下一個天價×××。

  當下,我們的旅遊行業急需成本核算、指導價格、嚴格監管、令行禁止,把那些行業內的貓膩都查出來、清出去。否則,暗藏貓膩的旅遊市場只會變成大家跑去境外消費的催化劑。

  本報評論員 龐嵐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