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私募“保殼戰”催生另類發行潮 機構PB業務火爆

  • 發佈時間:2016-02-18 08:49:52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春節長假前,基金業協會針對私募行業連續發佈新規,對私募基金登記、內控、信批環節進一步規範,其中,“期限前未備案産品將被登出牌照”的規定尤其引人關注。證券時報記者了解到,這幾天,新規效應已經開始發酵,私募圈一場“保殼大戰”悄然打響,這催生了産品的另類發行潮。

  新規後私募急保殼

  一傢俬募服務機構人士表示,“不備案産品,就會被登出,協會的新規定讓很多新私募手忙腳亂,年後就趕緊籌劃發行新産品的事宜,絕大多數公司都傾向於發産品保殼。”

  基金業協會此次新規旨在清理“僵屍”私募。據統計,截至目前,已登記但未展業私募基金管理人數量超過1.7萬家,佔已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總量的69%。這些未展業的私募機構中,部分在準備業務中,但另外一些機構實際並無開展私募基金業務意願。

  對於未備案産品的1.7萬傢俬募來説,保殼與否的糾結在所難免。據證券時報記者調查了解,大部分公司仍然希望保牌,只有少數公司選擇放棄。

  上海一家初創型私募負責人稱,該私募去年下半年備案,由於行情不好,一直沒有發行産品,但現在只能想辦法先發行一隻産品,保住私募資格。

   機構PB業務火爆

  私募備案登記新規收緊,使得機構的主經紀商(PB)業務意外火爆。部分券商的員工在社交軟體內轉發,“按照私募機構管理新規,私募機構註冊登記後,還沒有發過産品的私募牌照將會被登出(自主發行),最近一個時間節點是5月1日,如需‘保殼’,請未自主發行過産品的私募機構儘快和我們聯繫,提供産品發行、清算、行政服務外包等一站式服務”。類似的消息屢見不鮮,其中券商最為積極,期貨公司、三方服務機構也參與其中。

  中信證券一家營業部的相關人士介紹,節後前來接洽的私募明顯增加,其中不少是取得了牌照沒發産品的公司。“大多數公司都在準備,新規定還要求必須有兩名高管具備基金從業資格,有些還得再考試,3月份的基金從業資格考試報名都滿了。”

  私募著急保殼,自然需要成本。新發産品費用主要是指託管和外包費用,兩者合計通常為産品規模的千分之二左右。一位期貨公司人士稱,“這幾天都是私募主動找到府,業務量大概是以前的四五倍。想要保殼,備案産品首先得繳納兩萬元入會,之後除傳統産品發行費用外,新規定還涉及法律意見書和審計報告,一般律所費用在兩萬元左右,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費用報價差距比較大。”

  或涌現另類發行潮

  在業內人士看來,私募保殼大戰將催生産品發行高峰,只是這樣的發行潮多少會有些另類——多數産品都會很“迷你”。

  “現在都在忙著發産品,但發起來也沒那麼容易。很多公司只是發一個小産品,比如一對一的,成立個100萬的産品自己或者朋友購買,去投一些固定收益的品種,這些公司純粹就是為了保殼。”前述私募服務機構人士透露。“像我對接的20多家有保殼需求的公司大部分以前都是個人操盤手,民間投資人想要進入私募行業,公轉私或者海歸派的私募其實多數都發過産品了,沒有這方面顧慮。”

  另一位機構負責人也表示,“正常産品募集發行時間週期比較長,有些公司為了提高效率,只是把原先代客理財的資金裝到新産品裏,百萬級別的小産品很多。”

  有業內人士提出,私募登記新辦法在發行産品認定上可能還需進一步明確。有些私募以前只做各類資管産品的投顧,沒有發行自己的産品,這部分在不在限制範圍內,最近和協會溝通並沒有得到明確回復,保險起見,這些機構有些也在趕緊發産品。(沈寧)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