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銀行博物館裏的看見

  • 發佈時間:2016-02-18 03:29:42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版圖文統籌 徐蒙 本報記者 陸綺雯 攝影 蔣迪雯 本版製圖 鈺珹

  春節前,正值“16年歲花季”的國內首家銀行博物館正式從浦東搬到了浦西新家,並以金融博物館暨銀行博物館的形式全新亮相。在新家黃浦區復興中路301號,銀行博物館新館擁有近4000平方米的展覽面積,是原址1200平方米的3倍多,展出的各類珍貴金融歷史文物也從3000余件增至5000余件。

  金融被很多人視為百業之首。從匯通天下、西風東漸,中國傳統信用機構和近代在華外資金融機構的興起;到歲月流金、曲折前行,華資金融機構的興起和國民黨統治時期的金融業;再到勵精圖治、海納百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金融業,銀行博物館分三大板塊展現了中國銀行業百年的風雲與滄桑變遷。一件件珍貴展品的背後珍藏著一段段難忘的故事。這裡,透過一組組數字帶您紙上“參觀”這座博物館。

  中國最大面額的紙幣

  國民黨統治時期,為了應付通貨膨脹的被動局面,國民政府不斷發行大額鈔票,十萬、百萬等大面額紙幣層出不窮,其中面額最大的當屬一枚民國時新疆省銀行發行的面額為“六十億圓”的紙幣。但你一定想不到,折合金圓券1萬元的這枚紙幣,在1949年的上海,真實的購買力僅能買到70余粒大米,由此可見,當時的通貨膨脹程度真是可怕得很。

  中國第一家華資銀行發行的紙鈔之王

  中國通商銀行是中國人自辦的第一家銀行,由督辦全國鐵路事務大臣盛宣懷奏準清廷後,于清光緒二十三年四月二十六日(1897年5月27日)成立。

  中國通商銀行大樓位於外灘6號,建於1906年,由英國人建造。外觀為英國哥德式建築風格,裝飾上很有歐洲宗教建築色彩,大門入口豎有羅馬廊柱,底層、二層為落地長窗,券狀窗框,上層為坡式屋頂,一排尖角形窗是大樓的標誌性特徵。

  通商銀行于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發行紙幣,分為銀兩票和銀元票,存世至今均較為罕見,其中面額為50兩的紙幣,目前藏于銀行博物館,為存世孤品,堪稱中國紙鈔之王;另有一枚通商銀行1兩橢圓形金錠,上面刻有財神圖案,存世亦極為罕見。

  民國電車月票一組

  1948年1月至1949年5月上海解放,這17個月的電車月票是一組歷史見證物。1948年1月售價為法幣12萬元,以後月月上漲,到9月高達1千萬元;10月開始以金圓券計,為3.33元; 到了1949年5月,售價為金圓券112.5萬元,如果倒過來折合法幣為3.3萬億元,與1948年1月的12萬元價格相比,單單一張電車月票就上漲了2750萬倍。當時惡性通貨膨脹的程度已經到了駭人聽聞的地步。

  中國第一套人民幣

  1948年12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成立,開始發行人民幣,至今一共發行了五套人民幣。第一套人民幣共有12種面額,最小面額一圓,最大面額伍萬圓,62種版別。行名“中國人民銀行”六個字由當時任華北人民政府主席的董必武書寫。第一套人民幣種類多、規格不一,防偽性能差,于1955年停止使用。第一套人民幣的發行,清除了國民黨政府發行的各種貨幣,結束了國民黨統治下幾十年的通貨膨脹和中國近百年外幣、金銀在市場流通、買賣的歷史,促進了人民解放戰爭的全面勝利,在建國初期經濟恢復時期發揮了重要作用。

  儲蓄海報一組

  在反映新中國金融業的展墻上,挂著十幾幅上世紀80年代銀行鼓勵居民儲蓄的海報,如今看來非常有意思。

  每人儲蓄1元全國可積資多少?海報直觀地給出答案:可以建鐵路1204公里;可建年産十萬紗錠紡織廠32座; 還可以建五萬噸化肥廠12座。

  定期存款1000元可得利息多少?海報告訴我們:存期一年將得利息57.60元,可買一隻手錶;存期三年將得利息205.20元,可買一台縫紉機;存期五年可買一台電視機,存期八年可買一輛自行車和一台洗衣機。可見,當年儲蓄的利息相當可觀,存上幾年就可以買幾個大件。

  另一張宣傳定期存款的海報上寫著:青年同志們,您若想籌備一筆必要的結婚費用或購置一套實用傢具,最實際的辦法是每月存儲20元,五年到期積資1419.60元,它能“成人之美”。

  “第一”描繪銀行業足跡

  中國第一家票號——山西日升昌票號

  票號是一種專營匯兌業務的金融機構。清朝道光初年出現了中國第一家票號——日升昌票號,位於山西平遙,由西裕成顏料號改組而成,創始人是平遙人雷履泰。票號因匯兌需要,實行總分號制。據記載,1884年,全國已有票號28家。由於票號與清政府建立的特殊關係,辛亥革命後受到致命的打擊,且票號自身缺乏改革意識,不能與時俱進,終於被淘汰而消亡。

  中國第一家外資銀行——英商麗如銀行

  1845年中國出現了第一家外資銀行“麗如銀行”,1847年該行在上海設立分行。設立初期該行主要為英國商人的貿易提供金融服務,業務側重於匯兌。該行于1884年因虧損嚴重而停業清理。半年後,在原創辦人卡基爾的推動下,成立了新麗如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總行仍在倫敦,總資本達200萬英鎊。

  中國第一家純私人資本銀行——華商信成銀行

  信成銀行成立於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是我國第一家主營儲蓄業務的銀行,總行設于上海南市大東門萬聚碼頭。開業次年即發行紙幣,紙幣上的頭像為大清國固山貝子銜鎮國將軍載振(乾隆四世孫)。將他的肖像放入鈔票中,有增加信準、防偽之意。

  中國第一家票據交換所

  1933年1月,中國第一家票據交換所在上海成立。最初參加交換的銀行有32家。在此之前,華資銀行早期票據交換委託外國銀行和錢莊辦理。1945年11月,統一的上海票據交換所成立,華資銀行、外資銀行、錢莊均參加交換。至1949年,參加交換的行莊共232家。

  博物館展出有上海票據交換所創辦人朱博泉撰寫的《上海票據交換之過去現在與將來》,朱博泉親歷了全國首家票據交換所由籌備到營業的全過程,是研究上海票據交換所歷史的第一手資料,1933年出版。

  上海解放後“金融第一戰”

  “解放軍進得了上海,人民幣進不了上海”,這是上海解放初期,流傳在金銀交易黑市中的一句話。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翌日,上海市軍事管制委員會發佈命令:自即日起,不得再以“金圓券”或以黃金、銀元及外幣為計算和清算本位,違者以擾亂金融論處。但銀元投機依然十分猖獗,銀元價格一日數變,至6月8日晚已漲到每枚2000元以上。當時,證券大樓為銀元投機大本營,每日集中數千人公開進行投機買賣,各街各巷擁滿銀元小販。這情況已嚴重危害人民的生活和新政權的鞏固。

  在中共上海市委的領導下,1949年6月10日,上海市軍管會派員封鎖了位於漢口路422號的上海證券交易所大樓,取締投機交易,扣押違法販賣銀元、破壞金融的投機人員,一舉剷除了金融投機的主要據點。與此同時,正式公佈《華東區金銀管理暫行辦法》,嚴禁金銀計價行使流通與私相買賣,但允許人民持有和向人民銀行按牌價兌換人民幣。人民銀行也開辦折實儲蓄,為儲戶提供保值增值的手段。

  在“勵精圖治、海納百川”展區,通過一部銀元之戰的宣傳片,並將連環畫《證券大樓的槍聲》 通過電子翻書的手段呈現給觀眾,將意義不亞於淮海戰役的新中國金融第一戰,原汁原味地展示了出來。

  上海證券交易所最早的八個股票——“老八股”

  1986年9月26日,工商銀行上海市分行信託投資公司靜安分公司代理“延中”、“飛樂”股票買賣正式開業,這是建國後首次開設股票交易平臺。當時最早的八種上市交易股票,俗稱“老八股”。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