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警惕低油價引發流動性危機

  • 發佈時間:2016-02-18 00:29:23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劉洪  責任編輯:羅伯特

  石油,現代工業的血液,最具戰略價值的大宗商品。油價飆升,是一種危機;買不到油,是另一種危機。但對當今世界而言,存在著第三種石油危機,那就是油價崩盤式暴跌後的低油價危機——危機已形成,並呈惡化趨勢,國際社會不能掉以輕心。

  陷入危機的,既有以前財大氣粗的石油企業,也不乏曾富甲天下的産油大國。從企業層面看,按照知名會計事務所德勤日前的一份報告,受油價暴跌衝擊,很多石油企業出現流動性緊張,融資遇到困難,全球三分之一(約175家)石油企業今年甚至有破産風險。

  即使是一些石油巨頭,也在低油價前苦苦掙扎。英國石油(BP)宣佈將在全球範圍內裁減勘探與生産業務人員4000人。中海油公司日前也表示,將削減海上石油産量。隨著低油價的持續,更多裁員、限産勢在必然,石油企業虧損乃至破産將是常態。

  石油生産國也是叫苦不迭。過去幾年的高油價,讓石油生産國賺得盆滿缽滿。俄羅斯強勢崛起,並歸列于金磚國家,很大程度就是高油價讓俄國庫充盈、實力大增。但如今,西方的制裁,以及油價的崩盤,正讓俄羅斯經濟風雨飄搖。盧布接連暴跌,政府開支大幅削減,2016年俄經濟預計還將繼續萎縮4%。

  俄羅斯的困境,同樣也是其他産油國的遭遇。在委內瑞拉,原油收入佔財政收入的50%,佔外貿出口收入的90%。“石油美元”的急劇減少,讓委內瑞拉政府外匯儲備頻頻告急,貨幣急劇貶值,經濟面臨全面崩潰的風險。

  即使是富有的中東産油國,油價暴跌的負面效應也在不斷顯現。以世界最大石油出口國沙特為例,為應對此前的中東亂局、穩定國內局勢,沙特每年花費數千億美元用於增加工資、提供失業救濟、改善教育和醫療品質等民生項目。但隨著油價走低,2015年沙特赤字達到了創紀錄的1000多億美元,一些燒錢的民生開支也不得不大幅削減。

  但貿然削減民生開支,又不可避免地會在國內引發反彈。在某些國家,低油價已導致失業率飆升、消費陷入低迷、金融秩序出現紊亂。隨著危機的演進,甚至也不排除在某一個或多個國家出現社會動蕩。這種動蕩勢必又進一步給世界經濟帶來影響。

  低油價危機另一個影響,就是“石油美元”銳減給全球金融體系帶來衝擊。在油價高企的年代,充足的“石油美元”流入全球金融體系,提高了流動性,推高了資産價格,而且幫助借款國壓低了借貸成本。數據顯示,2012年用於流動性投資(如國債、企業債券和股票)的歐佩克“石油美元”達到了5000億美元,但最近兩年可能都不到1000億美元。一些“大到不能倒”的油企的破産,更可能在當事國乃至全球金融體系引發震蕩。

  低油價危機,尤其是一些産油國在危機面前變得不堪一擊,其實也同其經濟模式有關:這些國家對石油産業具有高度依賴性,高油價時代,賣油一本萬利,更缺乏經濟轉型及發展其他産業的動力,等到油價暴跌,經濟支柱成了經濟黑洞,一切被打回原形。

  但對整個世界而言,低油價肯定利大於弊,有利於壓低通貨膨脹、降低生産成本。對中國而言,低油價更極大改善了國家的能源安全,為政府提供了較大的政策迴旋空間。只是世界也不能忘記這些産油國的教訓,並對可能的負面外溢效應保持高度警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