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05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遊客海外“爆買清單”:感冒藥牙刷統統帶回家

  • 發佈時間:2016-02-17 07:38: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猴年春節,600萬出境過年的中國遊客“刷出”境外消費900億元人民幣的新紀錄。如果還“爆買”動輒數萬元的奢侈品、上千元的智慧馬桶蓋、電飯煲等高端耐用品,那就OUT了。“新華視點”記者採訪發現,這個春節,兒童感冒藥、衛生巾、絲襪、安全套、指甲鉗、保溫杯、電動牙刷、鋼筆等一大批低價日用品紛紛登上“熱賣品榜單”。

  不是國內稀有、不是高科技含量、不是高檔國際名牌,中國遊客為什麼千里迢迢搶購這些商品?

  搶購場面堪比春運,質優價廉日用消費品成“尖貨”

  “免稅店裏擠得水泄不通,感覺到了南韓購物就跟不要錢似的。”“大阪阿倍野HARUKAS近鐵本店,好多中國遊客瘋搶化粧品和情人節巧克力。”“夏威夷免稅店和大商店堪比國內春運火車站,密密麻麻都是人,取貨處排隊排到沒脾氣。”……

  匯總境外遊客“搶購清單”,記者發現,春節期間各國高居榜單前列的商品如下:日本——岡本安全套、花王衛生巾、SUWADA指甲鉗、Thermos保溫杯以及感冒糖漿、龍角散等各類藥品;南韓——紅(呂)染燙修護洗髮水、貴愛娘中草藥姨媽巾、袋裝速食麵、蜂蜜黃油杏仁;美國——倩碧、貝玲妃等美國本土知名化粧品,健安喜、普麗普萊等保健品,以及A&F、Tommy、CK等服裝;歐洲——淩美鋼筆,雙立人、博克銹鋼刀,飛利浦電動牙刷,馬卡龍鑰匙扣等。

  據日本一家免稅店工作人員介紹,2015年,海淘熱銷産品集中在電飯煲、智慧馬桶蓋、空氣凈化器等高端耐用商品,而新年伊始,電動剃鬚刀、保溫瓶、美顏器、化粧品、食品、藥品等相對平民化的商品銷量出現暴漲。

  以日本為例,高島屋大阪店創出免稅品銷售額同比增至2.6倍的紀錄。該店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過去,一個中國遊客能購買五六個高檔電飯鍋、兩三個馬桶蓋,賣到斷貨也是常有的。但今年春節,明顯拉動銷售的是護膚品、彩粧、安全套、衛生巾、保溫杯等低價日用消費品。

  此外,赴南韓旅遊的中國“剁手黨”們也開始將目光瞄準質優、價廉的日用消費品。在首爾擔任兼職導遊的梨花女子大學留學生王楠告訴記者,除化粧品、護膚品、洗髮液等快消日用品依然搶手外,零食、文具也逐漸成為“尖貨”。“袋裝速食麵和蜂蜜黃油杏仁是最近赴韓中國遊客必買‘伴手禮’。在南韓超市,經常能碰到遊客向銷售員出示藝人在綜藝節目裏吃海鮮速食麵的手機截圖,詢問商品位置”。王楠説。

   三大法寶:品質、價格、誠信

  事實上,去年以來,人民幣出現貶值,在日本、美國等地購物“性價比”有所下降。但即便如此,中國遊客的購物熱情絲毫沒有減弱,他們看中的是什麼?

  --品質。唯品會高級副總裁唐倚智日前表示,國人“海淘”集中在化粧品、服飾、箱包、藥品等日用商品上,根本原因是“中國製造”的品質沒有達到消費者預期。

  一位資深驢友在自由行服務平臺螞蜂窩上分享道:“15年前,親戚從日本帶回一個指甲刀,至今依舊是家裏最好用的一把。同樣是100克左右的鋼鐵生産出來的産品,日本的保守估計能創造20年的使用價值,而國産的卻等不到2年就成了待收回籠的廢品。”

  有品位的包裝設計也“俘獲”了很多消費者。在日本東京“松本清藥粧店”一次入手20盒感冒藥的上海媽媽何靜告訴記者,對比日本感冒藥與國産感冒藥,二者在成分原料上差別並不大,但“日本感冒藥的口感明顯好很多,且有專門針對小孩的十幾種不同口味,包裝精緻、設計也非常可愛,哄孩子吃藥省力多了。”

  人福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學海坦言,“中國消費者到日本買感冒藥是中國制藥企業的恥辱”。事實上,很多日本藥的原材料都是從中國進口,但國民仍趕到日本“搶藥”,這説明在産品品質、附加值、消費體驗方面,中國藥企還有很大差距。

  --價格。在美國工作近7年的上海人梁慧,每年都要往返美國與國內三四次,但每次回國她依然還是一如既往地攜帶大包小包。梁慧説:“我在美國帶回來的基本都是價廉物美的日用品。一條質地手感都很好的浴巾,在美國沃爾瑪標價折合人民幣只要40元,趕上打折,只要25元就能買下來。我比較過,中國商場裏品質還沒這麼好的浴巾起碼要70多元。還有,整整一打牙膏,美國只要12元,而國內一支就要9塊錢。

  --誠信。上海白領王帆每年都會飛往南韓“狂掃”面膜和氣墊BB霜。她説:“不是國內沒有好面膜,而是知名品牌假貨太多。同樣是麗得姿的針劑面膜,即便是國內專櫃的出貨也會偶爾引發過敏。但自己從南韓帶回來的正品卻從未有類似症狀的出現。打飛的囤貨主要為了買得放心。”

  讓消費者“回流”除了減稅更需供給側改革

  上海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盧漢龍表示,從海外“爆買清單”,我們看到的是被壓抑的消費需求,以及消費者對國貨的信心不足。

  一位浙江玩具出口商人説,即便同是“中國製造”,産品品質也可能相差迥異,因為大多數出口商品的檢驗標準都比國內嚴格。“例如,兒童用蠟筆出口的産品雖然可能不如國內商店賣的顏色那麼靚麗,但是材料無毒,孩子不小心吃下去也不會有問題。但國內産品則大多加了各種添加劑,顏色漂亮但安全性不足。”

  專家認為,讓消費者“回流”國內市場,需要從供給側方面下功夫。

  一方面,國內産能過剩但有效供給不足,難以應對正在升級的消費市場。例如,與日、德文具遭“瘋搶”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目前,我國普通文具依然産能過剩、積壓嚴重。儘管部分文具行業領先企業開始將製造優勢與創意價值進行整合,但在製造技術、工藝設計、産品開發等方面與國外産品依然有不小的差距。

  另一方面,高企的國內價格也抑制了消費者的購買欲。上海一家專門做家庭輕紡織品出口的企業負責人説,“外貿生意只是單純的商業契約行為,行政成本低,一筆一筆清清楚楚,好做很多。相比之下,國內零售環節複雜,除了稅之外還包括渠道、房租等運營成本,廠家追求的毛利率等。重重關卡之下,價格自然降不下來。”

  財富品質研究院院長周婷認為,加強消費領域供給側改革,應提升品質監管和技術水準,同時盡可能減免企業稅費,降低終端售價。

  浙江省義烏市聖誕用品行業協會秘書長陳金林表示,傳統的“中國製造”不能再僅僅依靠低廉的價格取勝,而需要轉向重視智慧財産權、創新設計和品牌建設。例如,海關數據顯示,我國聖誕訂單年出口額已多年超過70億美元,成為世界最大的聖誕用品製造地。但風光的數據背後,倣冒與同質化傾向嚴重,品牌缺乏競爭力。“一件出口報價2美元的聖誕服飾,到了美國亞馬遜卻要買20多美元,沒有品牌就沒有議價能力。”

  “中國遊客海外‘購物清單’透露出消費者追求更高生活品質的要求,凸顯供給側改革的迫切性和‘路線圖’。”交通銀行研究中心高級宏觀研究員劉學智表示。(記者杜放、何欣榮參與采寫)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