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1月10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古村美食年味濃

  • 發佈時間:2016-02-16 08:29:49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賀茂峰本報記者張振中

  “猴年新春年貨俏,最美古村有滋味;套花香嘞糖花甜,麻花梗脆酥餃嫩……”在湖南省郴州市蘇仙區坳上村這個千年古村,一説起傳統年貨的暢銷,50歲的李小明便高興地打起了快板。雖然已經是正月初七,但接到不少廣東客戶元宵節的年貨訂單,李小明將在外打工的兒子喊了回來,開了個家庭會議,謀劃如何“發年貨財”。

  套花、糖花、麻花梗、酥餃、粑子……這些老祖宗流下來的傳統美食,和村莊裏800年的古建築群一樣古老。“小時候一到過年,我們傳統的手工製作美食多達20多種,可三四十年過去了,大夥兒把手藝丟了。”李小明感慨地説。25年前,捨不得丟下傳統製作手藝的李小明慶倖找到了會做套花、糖花的李向招做妻子,想把手藝傳承給後代的夫妻倆依舊遭到了兒子的“軟抵抗”。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當傳統的美食和手藝被機械化的流水線一茬茬“收割”時,那些依然堅持用手工製作的美食,愈發顯得彌足珍貴。2015年,坳上鎮鎮政府、村“兩委”決定發展鄉村旅遊,打造年貨産業。今年新春趕年會當天,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和本地人圍坐在一起磨豆腐、炸套花、做糖花,重溫大家兒時的回憶。在村口的特色年貨交易區,套花、粑子等各種傳統年貨吸引大量遊客駐足購買,一天年貨銷售近10萬元。

  “年會一年只辦一天,這對我們一個村來説掙得太少了。”李小明向村主任陳揚兵建議:要打破時間限制,既要讓年貨在春節受歡迎,也要打入其他傳統節假日消費市場;要拓展銷售地域,既要在村內辦年會銷售年貨,又要向廣東等習俗相近的地方推廣年貨;更要改變銷售方式,既要“貓”在村子裏先做後賣,還要“躥”到網上去先賣後做。

  李小明的個人建議變成了全村發展大計。經過村民代表的商議,坳上村決定做大年貨産業,除了一手抓傳統年貨小吃的研發推廣,另一手抓特色蔬菜産業的産銷,今年春節,該村面向粵港澳銷售時令蔬菜近1000萬元,村裏決定在原有基礎上再流轉400畝土地,發展壯大曙光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專門種植菜心、芥藍、西藍花等綠色無污染蔬菜,帶動近300百人在本村就業。

  “茶几上擺套花,餐桌上上菜心,出門還要帶著麻花梗,要讓粵港澳節日市場上都有坳上村的東西,這樣我們的千年古村有就生機了。”李小明喜滋滋地對記者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