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也説老字號的“老”

  • 發佈時間:2016-02-15 05:55:38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逛廟會、品小吃,是很多人在北京過春節的保留節目。遺憾的是,每次從廟會或是各種小吃街、小吃節回來,總有種意興闌珊的感覺。

  老字號小吃的炫目旗幡下,總是些一成不變的老面孔。從品類上看,年年就那“老幾樣”,烤串、包子、炒肝、滷煮,鮮見新吃食;從做法上看,高糖、高油、高熱量的烹制方式仍是主流,少有新吃法。

  人們對老字號的偏愛,是對傳統的致敬,也是對品牌的信任。很多老字號傳承上百年,特色小吃是適應當時的消費需求而産生的。那時候經濟落後、物資匱乏,人們平時“油水”很少,只能利用過年的時間用老字號祭祭“五臟廟”,自然是又香又過癮。

  如今,隨著經濟發展和生活水準的提高,人們的一日三餐已經很豐盛了,誰也不會再等著過年“打牙祭”,反而更加注重飲食結構的均衡和烹調方式的健康。不僅如此,無論坐在家裏全球購,還是背起行囊遊世界,人們的眼界寬了,見識多了,對美食有了更高的鑒賞力,也就有了更多的期待。難怪很多人對板著老面孔的老字號用腳投票,走過路過不怕錯過了。

  老字號的“老”,絕不應該是倚老賣老的“老”,而應是對傳統精神的繼承和發揚,其本質在於創新。如果沒有創新,就不會有老字號曾經的荒灘創業和繁盛興隆。同樣,今日的老字號們,縱使根基深厚、擁躉仍存,如果一味因循守舊,喪失了與時俱進的能力、銳意創新的精神和相容並包的胸懷,終將活力殆盡,失去未來。

  行走在京城著名的小吃街上,看到攤販們用力叫賣,恨不得把遊客拉進店裏來消費,筆者心下常常慨嘆——端著老字號的金碗,舉止何必如此跌份兒。好好琢磨琢磨消費者的心思和需求,把更多功夫用在供給側的推陳出新上,用新吃法、新口味、新花樣、新點子把消費者吸引過來,才是老謀深算,才能老當益壯。有句特文藝的話説得貼切,“你若盛開,清風自來”。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