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手機軟體可望“合成”地震監測網

  • 發佈時間:2016-02-15 01:30:51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數字時尚

  據新華社電 (記者徐勇)“安卓”移動作業系統平臺12日新增了一款應用軟體(APP),借助智慧手機內置的加速度感測器,測知用戶所處區域是否出現地震狀況,進而可由眾多手機“合成”一個地震監測網。

  這款應用軟體名為“我震動”(MyShake),由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研究人員發佈。它在手機後臺運作,分析加速度感測器所獲數據,如果手機所受震動符合地震特徵,會與手機內全球定位系統(GPS)提供的地理坐標數據一併發送回伯克利的地震實驗室。

  “我震動”的核心是特定的演算法,由博士研究生孔慶凱研發,用以分析手機內3個加速度感測器所獲數據,分辨地震與其他各種常見震動(如手機使用者活動或手機跌落)的區別。模擬測試顯示,“我震動”所用演算法分辨地震與非地震類震動的成功率高達93%。

  如果伯克利的地震實驗室收到某一區域多臺手機內“我震動”發出的資訊,就可以確定為地震,還可以估算出地震強度和震中位置。現階段,“我震動”僅限採集和發送數據;下一階段,研究人員設想,一旦有足夠多的手機用戶使用這一軟體,而且軟體本身更為完善,它還可以向用戶發出地震警告。

  手機內置的加速度感測器的靈敏度不斷提升,但依然遠不如埋入地下的地震波感測器,目前僅能測知在10公里範圍內造成破壞的5級或更強地震。孔慶凱推斷,在一個110公里長、110公里寬的區域內,至少300部手機才可以合理估測地震位置、強度和發生時間。當然,“網路密度越高,探測地震越快”。

  孔慶凱的導師、伯克利地震實驗室主管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地球和行星科學系主任理查德·艾倫預言,如果手機組成的監測網密度足夠高,探測、分析和預警就可以在1秒鐘內實現。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