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老佛爺的外國店員開始説中文了”

  • 發佈時間:2016-02-15 01:00:26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百貨公司,以前不會説中文的外國店員也在説中文,而且就算外國店員不會説中文,他們也在用微信!”剛剛從法國巴黎歸來的葉天雄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

  葉天雄2013年畢業于法國ESSEC高等商學院國際奢侈品牌管理MBA項目,現在一家與奢侈品密切相關的諮詢公司——樸睿諮詢擔任策略總監。雖然在法國學習和生活過約兩年時間,又長期研究奢侈品行業,但是談及這次再去巴黎的“新發現”,葉天雄言語中還是流露出了些許驚訝。

  “我在巴黎的老佛爺百貨買東西,在Chloé品牌櫃檯前,一個法國女孩直接用中文和我説話了,我和她詢問了幾款包,有款包當時沒貨,她就和我説,請你加我的微信,如果包到的話,我馬上聯繫你。”葉天雄發現,這並非個案,在巴黎的很多百貨公司,他看到不少積極主動要求加中國顧客微信的外國店員。

  “大部分品牌的銷售業績都算是店員的個人業績,現在巴黎大部分的百貨商店都配有20%到25%的中國店員,尤其是包、手錶和珠寶櫃檯,你在任何時間去,基本至少會有一個中國店員在那裏。雖然有的中國遊客會講法文或者英文,但是大家還是願意找中國店員,畢竟母語溝通起來最沒障礙,所以,外國店員的壓力可想而知。”葉天雄告訴記者,正是中國遊客境外消費火爆程度不減,才促使外國店員“主動謀變”。

  再去歐洲,葉天雄感受到中國遊客不但消費能力持續不斷增長,而且消費品位也有所提升,消費選擇也更加多元化。“在英國,除了Burberry ,我還可以買什麼牌子的風衣?到了巴黎,除了LV這樣傳統的大牌,我是不是還能買什麼其他的小眾的法國本土品牌?”他告訴記者,他的不少朋友已經向他提出這些問題。

  “我這次發現,好多過去認為特別小眾的牌子在中國消費者中已經非常火了。比如有個品牌叫ACNE Studios,這個牌子的圍巾好多人一買就是好幾條。有的代購一買就是幾十條。”葉天雄説,這些小眾牌子的火爆正是得益於中國社交媒體的高速發展。

  “很多知名的博主或是公眾號,會推薦一些小眾的品牌或很不一樣的東西,這些博主和公眾號在時尚領域有一個引領的作用,消費者可以通過他們很輕鬆的接觸到前端資訊。”他説,“有個法國的店員在和我介紹包的時候就説,這是包先生(注:一個時尚類微信公眾號)上周剛推薦過的,賣得特別火。”

  作為一個奢侈品行業的相關從業者,葉天雄感嘆,在社交媒體的大力推廣下,中國的個人消費者獲取資訊的速度已經超過了零售商家和奢侈品商家改變的速度。

  中國旅遊研究院和攜程旅行網最新發佈的報告預計,中國遊客春節出境花費或將達到900億元人民幣。“雖然很多國外的牌子在國內也有門店,但是有些想買的顏色和款式,在中國買不到,所以,出境遊加消費仍是大家會選擇的購物方式之一。”葉天雄説,國外奢侈品零售終端正在從過去的被動式改變為主動改變演進。“也許,現在的改變只是開始。”他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