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經濟日報評論員:中國經濟“有好牌”更能“打好牌”

  • 發佈時間:2016-02-10 06:5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平 言  責任編輯:羅伯特

  伴隨2015年我國經濟增速放緩至6.9%,“中國經濟硬著陸”“做空中國”的唱衰論調捲土重來。中國經濟的未來發展趨勢如何?還有哪些牌可以打?

  的確,如果僅僅看到增速換擋,看不到結構優化;僅僅看到人口數量紅利漸失,看不到人力資本紅利上升;僅僅看到傳統低成本優勢不再,看不到居民收入水準提高擴大了消費需求、資源價格理順提高了配置效率,難免會對經濟前景得出簡單化、表面化的結論。

  當前,中國經濟面臨一些困難,是結構調整、新舊動力交替的必然規律。全面辯證地看,許多“好牌”也蘊藏其中。比較突出的,一是消費。從2015年數據看,消費對拉動增長的基礎性作用明顯放大,最終消費對GDP的貢獻已達到60%以上。

  二是服務業。繼2013年首次超過工業後,我國服務業連年快速發展,消費升級、技術進步、新型城鎮化和産業結構調整所帶動的大量需求,還將繼續推動服務業在“快車道”上疾馳。

  三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近幾年,一大批創業創新者緊跟數字技術潮流,創造的新型産品和服務不僅顛覆了傳統製造和消費模式,也改造著産業佈局和投融資方式,活力釋放、百舸爭流的生動局面正在形成。

  四是“網際網路+”。中國接入網際網路20多年,網路通訊基礎設施日趨完善,網路用戶超過6億人,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網路企業涌現,人才和實力不容小覷。“網際網路+”與各行業實現深度融合,不僅是一個重大經濟戰略,也是涵蓋經濟、文化、環境、民生、政務等方方面面的鴻篇巨制。

  五是新型城鎮化。未來一個時期我們要促進約1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改造約1億人居住的城鎮棚戶區和城中村、引導約1億人在中西部地區就近城鎮化,必將持續引導有效供給、釋放巨大內需,這是中國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的一個重要動力源泉。

  中國經濟也能“打好牌”。首先是有“打好牌”的充足底氣。多年積累的雄厚物質基礎,量大質優的要素資源,完整産業體系和強大配套能力,居民儲蓄率高,外匯儲備充裕,勞動力豐富且素質不斷提升,這些在世界範圍看都非常難得。其次是有“打好牌”的正確思路。一方面,結構性改革全面推進,一些“舊牌”正在出清,去産能、去庫存、去杠桿加快進行,一系列配套政策相繼出臺以減輕轉型陣痛;另一方面,新的發展理念正在落地生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這五大理念,符合我國發展所處的歷史方位和特定階段,揭示了我國經濟發展的新特徵、新趨勢,有利於在未來國際競爭中贏得主動。

  回顧過去30多年,中國經濟發展每一階段都伴隨相應的困難問題,但都在各種質疑聲中闖關奪隘、一路前行,充分顯示了中國應對複雜局面的獨特製度優勢和抵禦風險能力。我們有13億多人民的勤勞智慧,有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豐富經驗,有經濟發展較強的內在支撐、彈性空間,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一定能夠克服困難、闖過關口,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再上新臺階。(原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平 言)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