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年夜飯有“新禮儀”?

  • 發佈時間:2016-02-08 09:17: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兩天,微信中流傳著這樣一則與年夜飯有關的“新禮儀新家風”:進餐時,晚輩不能先動筷,要等長輩拍完照片後,才能夾菜;曬年夜飯的時候,讓長輩先發朋友圈,長輩發完要及時點讚,等等。這一網際網路時代2.0版的“新禮節”雖然是玩笑話,但也讓人在忍俊不禁中,感受到中國食文化中蘊含著的尊重長輩、禮讓他人等價值觀。而這些觀念其實與傳統的家庭觀念是一脈相承的。

  春節闔家團圓,年俗也常是圍繞家來展開。這在年夜飯等家庭聚餐中體現得尤為明顯。有些地方,年夜飯依然保留著祭祖意義。年夜飯要吃得很慢,至少兩三個小時,原因是祖先們牙齒不好,只有慢慢吃,祖先們才能吃到滿意的年夜飯。再比如,在很多地方,正月初一,家裏晚輩、親戚都要到府給家族長輩拜年,大家族聚在一起吃個團圓飯。儘管有的年俗未必都能被當代人接受,但正是在這樣的年俗體驗和參與中,小孩子逐漸養成了家庭觀念,逐漸把尊敬長輩和如何與人相處的基本規則內化為自己的價值觀。

  現在,之所以有人感覺年味變淡,既是因為不少過春節的舊習俗正在逐漸被放棄或改變,也有文化內涵注入不夠的因素。例如,大城市中很多家庭的年夜飯不再是在家中進行,而是去飯店“搓一頓”,但點的菜式、聊的話題,與平日的家庭聚餐甚至朋友聚會並無區別。這樣一種形式上的年夜飯,讓人們覺得缺乏儀式感。微信的調侃固然不必當真,但若在年夜飯中更注重“家”的主題,注入一些新時代家風家教的理念,恐怕就是另外一番光景了。

  總有一些年俗會從人們的生活中消失,也會有新年俗出現。與其糾纏在舊年俗的是斷是聯上,不如在更符合現代人生活方式的春節活動中注入更豐富的文化內涵。好家風是一種精神傳承,通過它,人們可以感受到家的溫暖與親人的關愛,也可以找回更多的年味。什麼是年味?家的味道,其實就是一種年味。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