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讓科技服務“搭天線”“接地氣”

  • 發佈時間:2016-02-05 01:30:58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1月16日,在貴州黔南的甕安返鄉農民工創業園標準廠房裏,甕安武江隆塑業公司老總彭國武正在講解與北京大學政府管理研究中心簽訂科技合作協議後的進展情況。貴州省科技廳和甕安縣科技局相關負責人當即告訴他,企業産學研合作情況正好符合發放創新券的條件。

  科技部門主動到府服務,讓彭國武興奮不已。他告訴記者,自己是第一個入駐甕安返鄉農民工創業園的創業者,經過3年打拼,企業初具規模,年産值達2000多萬元。

  甕安縣副縣長夏吉友告訴記者,縣科技局曾于2010年在機構改革中與發改局合併。2012年7月恢復重建,科技經費也有了較大幅度提升。

  甕安縣科技資源極為有限,在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科技部門該如何作為?

  甕安縣科技局局長謝朝富説,“搭天線”和“接地氣”相結合。了解黨和國家有關政策導向,請有關專家來甕安調研、培訓、辦講座,將本地特色優勢産業資源融入國家和貴州經濟科技發展戰略主流。科技局規定,全體業務人員,每週必須用兩天時間對基層生産、企業生産經營情況進行了解,結合各級科技政策支援方向,進行科技項目的初選、復選、凝煉、申報與落實。

  2015年4月下旬,應甕安縣科技局約請,貴州省科技廳先後組織貴陽火炬軟體園和省眾創空間專家,到甕安指導創業園科技孵化器發展。6月,邀請專利代理機構組成服務小組,幫助10余家企業初選出134個創新點進行專利申請。

  甕安縣科技局在服務工作中,特別重視創新創業平臺的建設。

  2014年獲省級認定的甕安縣創業園科技孵化器,現入駐企業27家,申報專利達130件,其中授權120件,孵化器年産值達到3.26億元,解決1650名農民工就業。

  2015年6月建成並通過驗收的省級眾創空間——甕安縣安青創業社,成為貴州省第一批眾創空間。以返鄉青年技工創業為主題,創客交流平臺、路演廳、實操實訓室科技資訊平臺及其他附屬設施一應俱全。目前,已入駐創客150個。

  前不久,貴州省磷礦清潔資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落戶金正大諾泰爾公司,成為該縣歷史上第一個省級工程技術中心。

  謝朝富説,搭建各種科技創新創業平臺,才能夠更好地集聚資源要素,從而更好地解決企業的難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