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05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貴州甕安打破城鄉藩籬

  • 發佈時間:2015-10-28 06:14:22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今年7月,貴州省甕安縣猴場鎮金竹村土地坡組農民張榮富在甕安工業園區附近的生態移民安置區購買了一套91平方米的住房。按相關政策,他可以享受宅基地復墾獎補、生態移民補助、轉移扶貧補助,以及縣政府鼓勵農民進城居住的“521”政策獎勵。進城後,還能像城裏人一樣,享受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等基本公共福利,以及政府提供的培訓就業機會。

  近年來,甕安縣將“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作為精準扶貧的突破口,採取多項措施,打破城鄉藩籬,走出制度困局,鼓勵精準扶貧對象進城買房居住變市民,通過“轉移”實現脫貧目標。

  為了讓轉移脫貧對象能在城鎮買得起房,甕安縣整合國家保障性住房、生態移民房、農村危房改造三大住房政策,推出了集中安居房、城鎮保障性住房、商品房等多種房源,降低購房成本,群眾可自主靈活選擇,以滿足不同層次、不同條件家庭的住房需求。

  目前,甕安縣在經濟開發區規劃建設1000套集中安居房,一期250戶即將交付使用。對選擇購買商品房的貧困農戶,由政府協調房開企業享受團購優惠價。自2014年以來,該縣農業轉移人口已在城鎮購買商品房3345套,佔商品房銷售的一半以上,推動了甕安的城鎮化發展。

  為了減輕貧困農戶的購房負擔,甕安縣推出了“三策”疊加的優惠政策,讓貧困農戶享受到土地增減掛鉤、轉移脫貧補助、計生幫扶等多重獎勵政策,最大限度地幫助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轉移脫貧。

  “三房”融合、“三策”疊加的舉措,讓許多有進城願望的貧困農戶圓了安居夢。據了解,該項工作啟動以來,全縣已有3315戶11600人的農業轉移人口實現市民化。

  張海龍是甕安縣猴場鎮石板坪村羊場組村民,也是甕安縣轉移脫貧的受益者。今年7月,他在縣城的綠城小區購買了一套商品房,搬進城後,身份由原來的村民變為市民。這可不僅僅是稱謂上的改變,他真真切切地享受到了與城裏人同樣的社會保障。

  為了消除貧困農民進城的後顧之憂,甕安縣通過推行城鄉銜接的養老、醫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靈活的戶籍政策,實現城鄉社保制度的平穩銜接和過渡。

  按照相關政策,農業轉移人口進城固定就業或靈活就業人員,均可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對精準扶貧人口自願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每人一次性給予5000元參保補助。進入城鎮居住前是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的,可轉換為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對象,按月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享受城鎮居民13類24項有關教育、醫療、工商、稅務、社會保障、公共服務等權利及待遇。

  目前,在甕安縣的農業轉移人口中,已有13388人辦理了城市居住證,6478人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障,3915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4550名隨遷子女全部在城鎮入學。

  “轉移脫貧”政策,幫助常年在城裏打工賺錢的張海龍一家圓了多年的進城夢。按照縣裏的相關政策,他和妻子經過相關培訓後,可以進入經濟開發區的企業做産業工人。

  對進城人員,甕安縣採取發展産業、增加就業、鼓勵創業的“三業”協同舉措,推動轉移人口的就業創業,著力提升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後的自我造血功能。對有能力創業的轉移人口,從手續辦理、貸款申請、稅收優惠等方面給予最大限度的扶持。對自願參加集中普惠制培訓的,每戶至少推薦1人到園區企業或公益性崗位工作。對於有一技之長的青壯年勞動力,當地通過區域勞務合作,可將其輸送到外省務工。

  甕安縣扶貧開發局副局長劉知祥説,轉移脫貧政策加快了新型城鎮化進程。甕安城區建設面積從原來的9平方公里擴大到去年的19平方公里,城鎮化率從38.5%提升到47.58%;提升了居民收入。去年,甕安縣城鎮和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21891元和7519元,同比均有大幅增長;帶動了房地産市場的發展,今年1至8月,全縣商品房投資達9.67億元,建成面積40萬平方米,銷售面積30.9萬平方米,銷售總額達11.9億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