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企海外並購投資將持續增長

  • 發佈時間:2016-02-05 01:00:20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化工集團公司3日宣佈願以約430億美元收購瑞士農業化學和種子公司先正達,有望創下有史以來中國企業最大海外收購。同日,先正達在官網發表公報稱,公司董事會成員已就此項收購提議共同簽署協議,認定該交易符合公司全體股東利益,並向股東一致推薦這項收購計劃。業界機構認為雖然人民幣貶值,但中國海外投資增長趨勢仍將持續。

  中國化工離成功收購先正達僅一步之遙。先正達公司發言人透露,收購要約需要得到67%的股東投票支援才能通過,不過中國化工已經給出了一個“戰略性的現金收購價格”。而先正達在公報中表示,如果一切進展順利,收購將於今年底前完成。

  其實,早在去年年初,包括美國杜邦公司、孟山都公司以及德國巴斯夫公司等多家化工企業都曾先後與先正達有過接觸,其中尤以全球最大的種子公司孟山都表現最為積極主動。該公司自5月起就向先正達頻頻釋放求購信號,但都被先正達以股價被低估為由數度回絕,孟山都無奈于8月宣佈放棄收購計劃。

  先正達之所以受到多家跨國巨頭的垂涎,一方面是因為它擁有雄厚的技術研發實力,能提供整體性的植保解決方案和先進的生物育種技術;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它在全球擁有廣泛的銷售渠道和網路。

  在收購先正達的要約中,中國化工無疑開出了優厚的價格。中國化工同意以每股480瑞郎(約470美元)的價格收購該公司,這其中包含每股465美元的現金要約價格以及交易交割時支付的每股5瑞郎(約4.9美元)特別分紅。根據彭博數據顯示,這一價格相較于先正達2日的收盤價溢價達20%。

  同時,中國化工表示,將完全支援先正達運營、管理層及員工的完整性,包括將其總部保留在瑞士巴塞爾。這在先正達董事長米歇爾·德馬爾看來,是“把可能因收購帶來的運營中斷風險降到了最低”。

  當然,先正達選擇中國化工,最看重的還是對它敞開的中國乃至亞洲市場大門。根據先正達3日發佈的公司財報顯示,2015年公司營收下降了11%,凈盈利也下降了17%。目前,大宗商品正面臨寒冬,農藥行業也出現整體萎縮,而中國作為農業大國和農藥需求大國,對先正達則有著強大的吸引力。

  Dealogic提供的數據顯示,加上中國化工集團的交易,2016年截至目前,中國在海外市場的並購總額達到了679.9億美元,為歷年同期最高水準。

  《華爾街日報》文章同時指出,中資公司購買關鍵西方技術可能面臨嚴格的海外審查。美國海外投資委員會最近駁回了一隻中國投資基金收購荷蘭皇家飛利浦電子公司照明業務的交易。該機構出於安全考慮負責審查公司並購交易。由於先正達的種子業務大部分位於美國,該機構可能會嚴格審視中國化工集團收購先正達的交易。

  由於中資公司收購海外資産適逢中國經濟困難之際,這類交易在國內可能也面臨審查。中國政府正在加大力度阻止經濟放緩以及人民幣貶值引發的大規模資本外流。自去年8月以來,人民幣兌美元累計下跌了5.5%。

  美國眾達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唐承慧律師表示,中國企業進行海外並購當中需要注意收購目標公司所在國家是否存在政治風險、政府審批的風險、工會和僱員反對收購的風險以及交易本身所隱含的商業風險,包括目標公司是否存在任何訴訟和爭議導致收購完成後的減值、是否存在智慧財産權侵權或原來技術許可失效的風險、是否存在控制權變更後的合同解除風險、是否存在商業賄賂等反腐敗風險等。她建議考慮海外並購的企業聘請專業的財務顧問、稅務顧問、法律顧問、人力資源顧問和公共顧問等第三方諮詢機構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的諮詢服務,以便減小並購當中存在的風險,確保海外並購的成功進行。

  此外,在她看來,人民幣貶值對中國企業海外投資並購影響有限。當前中國企業海外投資並購的主要驅動力不是貨幣因素,而是消費升級、産業升級、應對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其次,人民幣貶值預期早已經形成,匯率的波動已被計入到國內企業並購國外企業的估價當中。即便如此,如果人民幣持續貶值,對於中國企業的海外並購而言還是需要慎重考慮的一項資金成本。她建議擬從事海外並購的企業應當將匯率變動的因素加入並購成本核算的系數當中,並採取適當措施降低匯率變動的風險。

  《華爾街日報》援引普華永道負責中國內地及香港地區企業並購服務的主管合夥人鮑德的觀點,預計未來數年,中資公司海外並購交易每年將增長約50%。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