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1月07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強勢美元恐已強弩之末

  • 發佈時間:2016-02-05 01:00:14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沈建光  責任編輯:羅伯特

  2月3日,美元指數大跌1.6%,期間一度跌破97,至2015年11月以來低點,單日跌幅亦是2015年12月3日以來最大。美元兌歐元觸及去年10月來最低水準,日元兌美元盡數回吐近期升幅。筆者認為美元已是強弩之末,主要出於以下十大因素的考慮:

  一,歷史經驗顯示美聯儲加息之後,美元走弱是大概率事件。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的7次加息週期的歷史不難發現,美元呈現出的是四次走弱、一次區間震蕩,雖也有兩次走強,但與當時裏根政府和克林頓政府主導的“強勢美元”戰略密切相關,背景特殊。

  二,美元反轉週期到來,預示美元階段性見頂,大概率走弱。自上個世紀70年代初以來,美元走勢大體上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即第一階段(1971年-1979年):美元下降週期;第二階段(1980-1985年):美元強勢上漲週期;第三階段(1986-1995年):美元下降週期;第四階段(1996-2001年):美元上漲週期;第五階段(2002-2008):弱勢美元週期;以及第六階段(2009-至今)。根據上述美元反轉,美元走強或走弱階段一個平均6-7年,從美元週期的角度似乎也支援本輪美元升值見頂。

  三,前期加息預期透支。美聯儲自推出量寬政策後,便與市場對啟動加息的可能性進行了充分溝通。而美元指數自去年3月以來,便從不足80一路上漲至如今的100左右,漲幅高達25%,期間資金回流美國更是引起了全球金融市場的巨幅動蕩,新興市場遭受洗禮。可以説,加息預期得到了充分消化,甚至有超調的成分。

  四,企業利潤逐步下降,經濟基本面難以承受過高美元。根據美國經濟分析局數據,去年三季度經存貨計價和資本消耗調整的企業利潤下降4.65%。而美元走強以及大宗商品價格下跌,特別是能源價格持續回落對能源企業利潤影響顯著。

  五,美國出口行業仍然面臨較大壓力。近期美國商業部公佈的數據顯示,去年美國11月,美國商品貿易逆差意外擴大至605億美元。其中出口下降速度超過進口,商品出口下降1.9%至1210億美元,為連續第二個月下滑。進口下降0.2%至1815億美元,是2月以來最低值。由於強勢美元和疲軟的海外經濟,美國貿易逆差局面仍然令人擔憂。

  六,美國高消費、低儲蓄的情況沒有明顯改觀。2009年以來,美國的私人消費率不降反升,甚至超過了68%而成為自二戰以來的歷史性高點。同時,不難發現,近年來消費需求的回暖實際上與低利率環境密不可分,而這也一定程度上透支了未來消費需求,伴隨著加息,美國經濟亦將承受不小壓力。

  七,美國製造業萎縮。美元走強衝擊美國製造業,美國1月ISM製造業指數48.2,不及預期,表明美國製造業陷入萎縮。2014年美國製造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僅為12.1%,低於2007年金融危機爆發前12.8%的水準。

  八,就業雖然表現良好,但就業指標仍是滯後指標。當前美國經濟的一大亮點莫過於就業數據良好。然而,眾所週知,就業指標並非前瞻性指標,而往往落後於經濟表現,因此就業數據一枝獨秀,經濟基本面下滑並非好的預兆。

  九,全球抗通縮任務仍然嚴峻。歷史上美聯儲加息大概率是對應高通脹、經濟過熱抑或是泡沫出現。然而,當今美國並未出現通脹加劇的跡象,相反,在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暴跌的情況下,全球面臨嚴峻的通縮壓力。而近日美聯儲會議紀要傳遞了鴿派資訊,通脹問題已成為影響加息的重要變數,美聯儲對2016年加息進程的口氣也並不硬朗。

  十,今年1月份美聯儲表態更加鴿派。美聯儲在1月聲明中稱,正在密切關注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的發展形勢,評估這些波動對美國勞動力市場和通脹的影響,看它們將如何影響未來前景展望。考慮到美國經濟數據不如預期,歐美量化寬鬆繼續,新興市場國家匯率市場動蕩加劇,預計美聯儲今年加息步伐慢于預期。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