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庫存和去産能的杠桿術
- 發佈時間:2016-02-04 07:3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西元前兩百多年説著“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撬動整個地球”的阿基米德,絕對想不到,杠桿原理在兩千多年後成了解決中國經濟痼疾的一劑藥方。
經過了若干年的高速增長,當下的中國經濟愈發顯現出“營養過剩”的弊端。一方面房地産庫存過剩,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5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積達71853萬平方米,創下歷史新高;另一方面産能過剩,2015年大宗商品相關的電力、煤炭、鋼鐵、石化加工、水泥、平板玻璃、電解鋁等主要行業大都存在25%-30%的過剩産能,而産能過剩的直接後果就是産品價格大幅下跌,這在鋼鐵和煤炭行業表現得尤為突出。
而眼下要解決這兩個“過剩”,似乎都離不開杠桿。去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了中國2016年的五個主要任務,包括去産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在去産能、去庫存之外,緊隨其後的便是去杠桿。但“去杠桿”不等同於簡單地“降杠桿”,去杠桿不能一刀切,這是由我國當前複雜的經濟形勢決定的。
以房地産行業為例,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由於部分地方政府已經習慣了依賴土地來獲取政府利益、創造政績,這就給去庫存帶來很多不確定性因素,尤其是在地方債務日益膨脹的情況下。因此,去杠桿就顯得尤為重要。
然而如果説土地抵押方面要“去杠桿”的話,拉動消費者購房方面,自去年以來則一直在“加杠桿”。以公積金為例,不僅前後四次降低貸款利率,減輕購房者還貸負擔,甚至放寬公積金提取條件,惠及租房職工,這些都是很好的佐證。
不僅如此,2日,央行與銀監會又聯合發佈調整個人住房貸款政策,將非“限購”城市居民家庭首次購買普通住房的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降至兩成。這是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化解過剩産能和房地産去庫存後,政府出臺的首個對購房者利好的信貸措施,同時對於購房者來説也是在加杠桿。
房地産庫存是中國房地産發展的病灶,去庫存正是刮骨療傷之舉。面對7億多平方米的庫存,不僅要進行供給側改革,需求側的配合也必不可少,增加購房者的個人杠桿就是在房地産市場的需求端上做文章。
如果説去庫存尚可適當地“加杠桿”,去産能則必須要“降杠桿”。因為處在産能過剩行業的企業,往往是金融鏈條的重要節點,企業負債攀升的下一步很可能會是局部性、地方性甚至系統性、全國性的金融風險。
自2008年以後,我們一直在大幅度增加杠桿。但隨著經濟增速放緩,未來可能將在較長時期內經歷一個降杠桿和去産能的過程。限制對産能過剩産業貸款、抬高産能過剩企業發債門檻等是去杠桿的主要方式,也是控制産能過剩行業債務危機的必要措施。
經濟增速有升有降,杠桿也有加有減,動用組合拳,才能打好複雜形勢下中國經濟的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