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萬泉河邊的義務救生員

  • 發佈時間:2016-02-04 05:59:48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1月8日晚,“感動海南2015年度人物”頒獎典禮在海南省海口市舉行。一位身材瘦小且佝僂、頭髮蓬亂且蒼白的七旬老人趿拉著拖鞋,緩步走上頒獎臺。

  台下的人們對這位老人報以持久的熱烈掌聲。頒獎詞中這樣評價他,“一根竹竿,力挽狂瀾……你守著你眷戀的河,讓每個人快樂回家!義,是你心裏無悔的偏執。善,是你從來不言的深情”。

  這位老人名叫魏文賢,從小就生長在海南省瓊海市萬泉河邊。10多年來,他用一根竹竿救起了上百位落水者。

  1月18日,《經濟日報》記者在魏文賢的“工作”地點——萬泉河嘉積鎮水電站大壩旁見到了他,他用不流利的普通話説:“都是小事情,舉手之勞,不值得説。”

  每天堅守“崗位”15小時

  每天早晨,魏文賢扒拉幾口稀飯後,就帶著他的竹竿“工作”去了。

  他的“工作”地點——萬泉河嘉積鎮水電站大壩周邊,是當地人和遊客賞景、消暑的地方。儘管這裡有著約六七處醒目的“水深危險”“禁止游泳”等警示標語,還是有很多人下河游泳,甚至在三九天裏也如此。

  “水很急,別太靠近水,千萬別游泳!”每當看到有人靠近河岸,他就會先用海南話大聲提醒,然後再用蹩腳的普通話重復一遍。

  當然,有些人並不理會他的忠告,有些人則會意地朝他笑笑。不管怎樣,視力、聽力都已下降的魏文賢始終保持警惕,環視水面,時刻準備行動。“就一個字,‘快’!我記得2010年的時候,有個人溺水,我們要是慢半分鐘,他就沒命了。”魏文賢説。

  2010年夏天,一位年輕人游泳時被大壩發電閘門的吸力吸住,魏文賢急忙跑過去,抓住年輕人。“年輕人是刮著大壩邊緣被拉上來的,再遲一會,他就會體力不支被吸進去。”魏文賢説。

  吃罷晚飯,魏文賢又回到“崗位”,卷一床草席睡在大壩邊。每天花上近15個小時,守在河邊為游泳者作安全提示,魏文賢已堅持了10多年。

  一根竹竿救下百餘性命

  不僅僅提醒游泳者注意安全,魏文賢守在河邊還有更重要的任務——救人。10多年裏,體重不足90斤的他救過上百位落水者。

  魏文賢以前是位漁夫,在萬泉河上搖了一輩子的櫓,打了一輩子的魚,也見過許多發生在這條河裏的慘劇。

  “淹死在河裏,太令人痛心了!”老了的魏文賢不再搖船捕魚,而是在萬泉河大壩邊拉網養魚,空閒時就來到大壩邊,勸人、救人。

  “看到有人有危險,我就把竹竿伸過去,讓他抓住再拉上來。我老了,沒力氣了。”60多歲時還能下河救人的魏文賢搖頭感嘆自己不中用了。他今年已經76歲,手臂瘦削,由於水流湍急、波濤洶湧,要及時挽救落水者,他只能用竹竿拉了。

  “開始我也不知道哥哥守在河邊救人,被救的人到府來感謝了我才知道實情。只要不是颳風下雨,入夏后他幾乎每天都在河邊守著救人。”魏文賢的弟弟魏文莊告訴記者,沒受任何單位、任何人委託,不拿一分錢,這份“工作”,魏文賢堅持了10多年。

  “我就是不想看到後生仔們溺水,不想看到老人們失去孩子。”魏文賢説不出大道理,只用最樸實的話語解釋自己的“工作”。

  救了人心裏舒坦

  越來越多人知道了他的善舉,魏文賢説他“只做,不説也不聽”。“不聽別人的評價”,是魏文賢自己定的規矩。“因為有些人會傷你的心,索性就不聽。”魏文賢告訴記者,有些被救者連一句感謝的話都沒有,還有些人你提醒他小心一些,他還説你多管閒事,所以,他不聽別人的評價。

  與那些冷漠的話語相比,魏文賢獲得更多的是尊重。

  魏文賢印象最為深刻的是一對遇險夫婦。2014年5月,魏文賢和往常一樣守在大壩上,突然,他看到一對50多歲的夫婦被暗流吸住,不斷被大壩水閘往裏吸。

  魏文賢連拿竹竿的時間都沒有,整個身子趴在大壩上,張開雙手,衝著這對夫婦大喊“抓住”。千鈞一髮之際,兩人抓住了他的手。兩個人的重量落到魏文賢手上,他只感到手往下一挫,手腕磕在大壩上,磕出了血。

  顧不上痛,魏文賢不停地告訴自己:不能放手。血慢慢從魏文賢的手腕處流出來。急流中,他仍在拉扯著兩條生命。就這樣,魏文賢堅持了5分鐘,才在聽到呼救趕來的旁人的幫助下,把兩人拉上來。

  “救命恩人,你在這裡等我回來。”被救者中的妻子原地“守”著魏文賢,丈夫開車趕回住處,回來時拿了大包小包的東西和一個紅包。

  魏文賢和往常一樣選擇了拒絕。這時,這對夫婦撲通跪了下來,説:“您如果不收下,我們就跪著不起來。”魏文賢只能把東西收下,但紅包堅決不要。“我哪想到那麼多?就覺得又救了兩個人,心裏很舒坦。”魏文賢説。

  貧困不擋善心

  從魏文賢的衣著和伙食上可以看出,老人的家境並不富裕。一雙拖鞋、一件背心,冬天再加上一件破外套,就是魏文賢日常的穿著。稀飯就著鹹魚,再加兩口二鍋頭,就是老人日常的餐食。一張席子鋪在哪,哪就是魏文賢的“家”。

  其實魏文賢有家。他有一間簡陋的平房,是用政府補貼和弟弟的錢蓋的,裏面住著與魏文賢相依為命的養子魏忠繼。

  1993年,魏文賢聽説瓊海一家醫院有一個被父母拋棄的孩子,他喜出望外,將孩子領回家裏。魏文賢買不起奶粉,只能給孩子吃稀飯。“跟孩子在一起,從來不覺得苦。”魏文賢説,他希望孩子再苦也要做個好人,便給孩子起名“忠繼”。

  “他晚上也要住在大壩邊上,有時我叫他不要去,他也不聽。”養子魏忠繼説,有時他會為此心酸落淚。

  魏忠繼為能有這樣的養父感到自豪。他説,除了吃飯,父親大部分時間都在河邊。父親在河裏撒了一個小網,每天早上拉起來看看,有時候魚多,能賣幾十塊錢,有時候沒有魚,一分錢都掙不到。

  “捕到魚後,他拿到市場隨便幾塊錢賣掉,就趕緊回到河邊當義務救生員。”魏忠繼説,父親沒什麼愛好,就喜歡喝口酒。每月400多元的低保金和養老補助,外加些賣魚錢,就是魏文賢的全部收入。

  魏文莊説,哥哥抓了魚,總會給自己家裏送一些,還跟鄰居們分享。“他對鄰居非常熱心,誰叫他幫忙他都會去。他以前幫人做紅白事,有老人臨終了,無論多晚叫他去幫忙,他都不會拒絕。”

  魏文賢沒有手機,沒有記過任何一個被救者的姓名和電話,甚至,他連兒子的電話也沒記。他似乎與時代“格格不入”,但他心裏裝著對兒子的愛、對陌生人的愛、對生命的愛。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