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出生19小時的先心病患兒成功手術

  • 發佈時間:2016-02-03 15:32:31  來源:深圳特區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余海蓉 通訊員 李秀紅 曹海燕)近日,一個出生僅19小時的複雜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在市兒童醫院成功手術。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多大能手術?很多人認為心臟手術最佳年齡在學齡前。市兒童醫院心外科主任丁以群告訴記者,這種觀念已經“過時”。患兒越早手術越好,絕大部分先天性心臟病的最佳救治年齡都在6個月以前。

  荊先生(化名)和妻子結婚多年,好不容易成功受孕。但是在孕中晚期的一次例行檢查中,他們從B超醫生那裏聽到了一個不好的消息:胎兒的心臟有問題,先天性心臟病,中重度肺動脈狹窄、三尖瓣大量返流。

  拿著這張“判決書”,夫妻倆都懵了。他們無法接受檢查的結果,近乎瘋狂地到廣州甚至香港的醫院去重新檢查,但還是收到一張一張相同的B超檢查結果。胎兒還要不要留?在産科醫生的建議下,荊先生帶著這厚厚的一沓B超單找到了深圳市兒童醫院心外科的丁以群主任。

  妻子在懷孕期間也沒有發過燒、生過病,家裏也沒有養任何寵物,為什麼胎兒會有先天性心臟病?荊先生和妻子實在想不通。擁有多年臨床經驗的丁以群主任告訴他們,就目前的研究來看,遺傳、環境、感染等因素都有可能造成胎兒的心臟發育異常,但具體原因仍然沒有定論,先天性心臟病佔活産嬰兒的百分之一。

  丁以群主任詳細查看了檢查報告單,表示,孩子的心臟病在先天性心臟病當中屬於較為嚴重的類型,但這種疾病是可以根治的。他建議荊先生留下這個孩子,市兒童醫院會為他們敞開綠色通道,全力以赴,配合他們分娩的醫院做好一切準備工作,孩子一齣生後就可以實施心臟手術。“先天性心臟病經過恰當的處理大部分是會痊癒的。術後孩子的心臟將會與正常孩子無異。手術雖然有一定的風險,但值得去嘗試。”丁以群主任説。

  聽完丁主任的話,荊先生夫妻倆這才放下心來。接下來的幾個月孕期裏,荊先生夫妻與兒童醫院心外科保持緊密聯繫,每次産檢的B超結果都會拿去,讓醫生查看孩子的心臟情況。

  孕期已滿,孩子順利娩出。市兒童醫院這邊已經做好了各項術前準備工作。在出生後19小時,這個體重僅3公斤的孩子被護送進了手術室。手術在晚上九時半開始,淩晨十二時結束,歷時兩個半小時。丁以群主任和他的團隊為孩子成功實施了肺動脈閉式擴張術及動脈導管結紮術。術後孩子被護送到心外科監護室,在那裏他得到了醫生和護士悉心的照看。現在孩子心臟功能已經達到正常日齡孩子的水準。

  記者從市兒童醫院獲悉,心外科通過“三名工程”引入了廣東省人民醫院心臟外科丁以群主任。高端人才的引進,使心外科取得了飛躍發展,去年實施先天性心臟病手術超過400例,其中不乏一些低體重和危重病例。如為體重僅有1.1公斤的早産兒進行主動脈縮窄矯治,創下國內最低體重的同類手術紀錄;開展了Norwood、DRT、Ross-Konno等高難度的手術。目前,該科手術量已進入廣東省醫院的前五,能處置的手術複雜程度更是位居全省前列。去年,丁以群主任更是兩次在美國AATS大會上做發言報告,這標誌著該科的學術水準處於國際領先水準。現在深圳的先天性心臟病兒童不出深圳,就可以完成複雜的心外科手術。

  丁以群主任告訴記者,隨著生物材料和心臟外科手術的迅猛發展,先天性心臟病的救治年齡一再被提前。目前絕大部分先心病的最佳救治年齡都在6個月以前,有些特殊疾病則更需在幾個小時之內,如大動脈轉位、左心繫統發育不良綜合徵等。大部分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如不積極救治,後期會發生右心室擴大及肺動脈高壓形成。有些非常簡單的先心病,例如室間隔缺損發展到後期孩子會出現非常嚴重的右向左分流,甚至會出現艾森曼格綜合徵,隨時有猝死的危險,倘若發生這種情況,孩子便失去了手術機會。6個月以前為孩子實施心臟手術,更有利於孩子的病情恢復,減少孩子的恐懼,同時也減少了家庭的經濟負擔及父母的心理負擔。在後期隨訪中,早期手術患兒在生長髮育、心臟功能恢復等方面均優於中晚期手術患兒。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