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2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36省市2015年財政成績單全部出爐 廣東9364億收入居首

  • 發佈時間:2016-02-03 11:04:00  來源:中國財經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截至2月1日,全國36個省市(含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全部公佈了2015年財政收入數據,其中廣東以9364.76億元(數字均以各地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為依據,下同)居首,江蘇、山東為別以8028.59億元和5529.3億元緊隨其後,位列三甲。東部地區增速普遍保持兩位數以上,資源型省份則普遍出現低速增長。從支出看,各項重點支出特別是民生支出保持穩定增長。

  4省市收入破5000億元東部地區增速高

  從數字看,廣東、江蘇、山東、上海4省市財政收入均破5000億元,成為第一集團;浙江、北京、四川、河南、湖北、天津、河北、福建、深圳、湖南等地突破2500億元,緊隨其後。

  從增速看,西藏以31%(同比,下同)的增速位列第一,增速在10%以上的還有深圳、北京、天津、上海、江蘇、山東、青島、廈門、江西、貴州、陜西、甘肅等地。值得注意的是,除個別省外,各地財政收入增幅同比2014年均有不同程度的收窄,其中山西、黑龍江、遼寧、大連4個省市的財政收入增速為負。

  收入整體下行地區分化明顯

  從已公佈的數據看,2015年多數省份財政收入增速繼續回落,中低速增長趨勢明顯。但是,一些發達省份財政收入依然維持高位。

  具體看,傳統發達省市財政收入多保持10%以上的增速,如深圳、廣東、上海、北京、江蘇5省市2015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分別為30.9%、16.2%、13.3%、12.3%、11%。

  這其中,深圳的表現尤其亮眼。根據深圳市財政委員會公佈的數據,其收入規模已經達到中等以上省級規模,在全國36個省市財政中排名第10,比2014年提高6位,在全國大中城市中排名第3,僅次於上海和北京,超過天津、南京、杭州等,每平方公里産出財稅收入3.6億元,居全國大中城市首位。同時,有分析指出,2015年股市大熱推動了深圳金融業稅收大漲,加之地産火爆,也對其稅收有積極影響,所以深圳的稅收增長並不具備可持續性。

  對此,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白景明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廣東、深圳等稅收增長較快的地區,收入來源主要是金融保險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等,現代服務業發展促進了主體稅種收入增收。例如深圳,集中了大量的高新技術産業,總部經濟優勢明顯,但這對其他地區來説幾乎沒有可比性。”

  與此同時,更多依靠資源類産品創造稅收的省份,財政收入回落明顯,如新疆,同比2014年增速收窄近10%,山西、黑龍江甚至出現負增長。

  白景明告訴記者:“由於産業結構偏重,在産能過剩,原油、煤炭等資源産品價格持續下跌背景下,能源大省的財政現在確實面臨很多困難。”

  但白景明同時提醒記者,各個地區在全國經濟中的定位要從更廣的角度進行考察。他説:“例如東北地區,黑龍江和吉林,從經濟構成看,農業、林業佔有很大比重,雖然這些行業創造的直接稅收不高,但對於全國來説保障意義極其重要。再如遼寧,雖然受産業結構調整影響較大,但作為老工業基地,勞動力素質和技術水準比較高、固定資産儲備也比較多,這都是其發展的基礎。未來隨著經濟結構逐步調整完善和全國統一市場的發育,東北將是一個很有潛力的區域。”

  對於2016年全國財政收入情況的判斷,白景明分析稱:“隨著投資效應的逐步顯現以及産業結構調整的不斷完善,2016年全國財政收入超過2015年值得期待。”

  支出持續優化民生保障有力

  在財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的情況下,2015年各地財政持續優化支出結構,盤活財政存量,用好財政增量,落實中央厲行節約的要求,從嚴控制“三公”經費等一般性支出。同時,促進當地各項社會事業發展,各地民生得到顯著改善。

  廣東省2015年民生類支出完成8912.66億元,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69.6%,比上年的67.6%提高2個百分點。如教育支出完成2025.27億元,同比增長15.8%,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完成1050.55億元,同比增長32.9%。

  江蘇全省公共財政支出75%以上用於民生,省級財政民生支出比重達80%。

  山東2015年6440億元投向了教育、扶貧、醫療等民生領域,民生支出佔比達78.1%,比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而一般性支出大幅壓減,全省以行政管理經費為主的一般公共服務支出僅增長1.7%,比總支出增幅低13.2個百分點。

  浙江省2015年將新增財力的三分之二以上用於民生。小學、初中生均公用經費標準已分別提高至650元、850元。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省定基礎養老金從100元增加到120元。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障財政補助標準提高至年每人平均400元,省財政轉移支付最高標準提高至年每人平均255元,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標準提高至年每人平均40元。

  2015年,甘肅省財政部門力求集中財力,保障改善民生。全省農業、教育、文化、醫療衛生、住房保障等10類民生支出2309億元,比上年增長19.7%,佔總支出的77.9%。

  貴州財政2015年教育支出770.62億元,比上年增長21.0%;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339.57億元,增長13.3%;節能環保支出95.87億元,增長12.3%。

  稅收佔比下降結構問題顯現

  從數據看,部分地區財政收入結構問題突出,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稅收收入佔比下降,二是非稅收入佔比上升。

  稅收佔比下降主要是由於部分地區財政收入長期結構單一。如新疆,據該區財政廳分析顯示,稅收佔比下降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投資、消費、進出口增幅趨緩,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等主體稅種收入增幅放緩;二是市場需求不足,石油、煤電煤化工、鋼鐵、建材、煤炭等傳統支柱産業産能過剩、價格下降企業效益普遍下滑,增值稅、資源稅負增長;三是受營改增、針對小微企業、清理涉企收費等減稅減費政策影響。

  非稅收入佔比上升方面,據記者梳理的公開數據顯示,福建稅收收入增幅為2.9%,非稅收入增幅達到9.3%;內蒙古稅收收入增幅為5.6%,非稅收入增幅達到8.5%;甘肅稅收收入增幅為8.1%,非稅收入增幅達到17.4%,其餘部分地區非稅收入佔比也有不同程度上升。

  對此,白景明分析:“從當前情況看,非稅收入在全部財政收入中仍將佔有一定的比重。非稅收入中的政府性基金、專項收入、行政事業性收費、罰沒收入、國有資本經營收益、國有資産(資源)有償使用收入等都有其合理性。但非稅收入確實存在穩定性差的問題,未來隨著清費減免工作的逐步實施,部分非稅收入會減免或轉化為固定稅收,例如排污費未來就可能納入到環境稅中。長遠看,非稅收入在財政收入中佔比逐步下降是大勢所趨。”

  在非稅收入佔比普遍增長的背景下,仍有亮點顯現。浙江、廣東、山東三地的稅收收入佔比出現上升,幅度分別達到8.1%、0.8%、0.2%。

  公開資料顯示,浙江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稅收收入4167.74億元,同口徑比重為92.4%,繼續位居全國前列。“這一比重,一方面反映出浙江財政收入的稅源基礎紮實、法治化水準高、可持續發展能力強,另一方面也説明浙江行政事業性收費、罰沒收入等與行政權力相關的非稅收入佔比較低,企業和居民負擔較輕。”有財稅專家分析説。通過落實營改增等結構性減稅和普遍性降費政策,浙江已為企業減負超過150億元,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覆蓋面已達100%。

  廣東稅收增長較快,主要是金融保險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等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促進了主體稅種收入增收。非稅收入增幅較低,主要是由於該省各級財政持續加大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清理和減免力度,2015年該省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完成407.07億元,同比下降18.2%、減收90.47億元,有效降低了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