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創業公司期權“畫餅”能否提前變現

  • 發佈時間:2016-02-03 01:31:03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第二看臺

  我國正在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但傳統的銀行、證券交易所、新三板,很難快速滿足幾千萬家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特別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中科技類創新企業的發展問題。在當前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大的情況下,股權眾籌這樣一種融資工具被認為是有效、能服務中小企業,特別是解決科技類、創新類企業的融資問題。

  期權變現有強烈的現實需求

  對創業公司來説,創始人、投資人、員工是最重要的三個要素。期權是企業發給員工的一種獎勵制度。簡單來講,企業創業階段資金不足、有不確定性,員工薪酬普遍較低,於是從企業股份裏預留出一部分比例作為員工的獎勵。員工在公司工作年限越長,獎勵期權越多。期權將員工和公司利益緊密捆綁在一起,但由於期權本身行權期太長、不能實現流通,給大家普遍印像是:所謂期權是公司給“畫的餅”。

  據美國數據顯示,2000年,一家公司上市時間平均要3.1年;2005年,這個時間是5.7年;到2010年,上市時間延長到9.4年。

  員工的生活節奏跟企業上市節奏無法吻合,而較低薪酬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員工的生活品質,員工已陪同企業經歷了最高危階段,那麼在符合雙方約定條件後,員工是否有選擇處置期權的權利?如何能讓期權變現?

  此外,市場上對之有非常強烈的需求。一方面是員工有非常強烈的變現需求,他們是要改善生活,但沒有渠道;另一方面,投資人非常看好這些企業,但作為投資個人,沒有機會參與到這些企業中去。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已有兩家公司專門為幫助大公司員工實現期權變現而設立,並在推特和Facebook上市前,幫助其大量員工進行期權變現。

  參考了美國情況,並分析了我國監管制度和實際情況,因果樹設計並推出了“期權變現通”産品。

  股權眾籌更應服務高成長企業

  國家鼓勵“雙創、四眾”,即用眾創、眾包、眾扶、眾籌平臺建設去直接服務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鼓勵通過科技創新來帶動經濟的新增長點。現在技術進步已如火如荼了,接下來是對以股權眾籌為核心、為代表的金融制度改革再進一步突破。

  金融制度改革的方向應該傾向於普惠金融、人人金融,不光是對幫助創業公司,也是讓更多普通合格的投資人參與到股權投資中,享受國家“雙創四眾”的紅利。

  在什麼階段投資?投資什麼類型的企業?應該是科技和增長潛力好的高科技企業、網際網路企業,並在其成長到一定階段之後。2016年股權眾籌要大力發展,除因果樹、人人眾籌這樣的股權眾籌平臺作為試點外,相信還有更多平臺或試點,包括公募、私募股權眾籌也會大力發展。只有“四眾”發展好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才有保障和基礎。

  部分變現不妨礙企業創業和發展

  轉讓少許期權對應的收益權並不會影響下一輪融資、估值。由於期權變現交易的不是股權,而是期權背後的收益權。交易期權部分僅為企業整個期權池裏的15%左右,部分員工收益權轉讓不會影響整個公司的估值。

  允許部分期權變現不妨礙企業長期發展。員工轉讓的僅是部分期權的收益權,不會影響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期權不應成為長期綁定員工的一種工具和枷鎖,真正吸引員工的應是企業高速成長和獨特文化。從一名員工加入公司拿到期權、陪同公司成長成熟,最後到套現,只有員工有了真正選擇權,有了期權流動性,他才能成為企業真正“合夥人”。説到底,期權變現能實現讓企業與員工共成長,讓員工有憧憬,自我驅動。利益共用,成為主人。

  (楊東為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教授,滕放為因果樹聯合創始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