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王石沒理由拒絕民營企業

  • 發佈時間:2016-02-02 07:18:00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王石在中國企業界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王石的一言一行既代表他自己,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企業家群體。在前兩天的“天山峰會2016”上,王石坦言:“我們是改革開放的既得利益者”,在中國目前的轉型中,賺錢固然重要,但更多扮演的角色應該是一種責任。但他話鋒一轉,再次就股權之爭表態,稱:我們不歡迎民營企業!此言一齣,輿論譁然。

  王石是誠實的,不像某些既得利益者,就怕別人説他是既得利益者。因為在中國當下的語境裏,既得利益者名聲不太好。但王石又不太誠實,因為他這個既得利益者,如果沒有改革開放,他也只能是那個倒賣電子器材的地方國企中一個稱職的業務員。王石承認,在萬科從國營改變到上市公司的時候,上市之前60%是國家股,40%是企業股,最後60%變成了40%,40%變成了25%。實際上,這就是一個民營企業參與國企改造的案例。如果沒有國企改革的大背景,如果沒有民營經濟的大發展,王石就是再強勢,再不想要這個地方婆婆,估計也只能徒呼奈何。如今,他似乎有點忘了,如果不引入民間資本,能有今天的萬科!

  在中國企業家群體中,王石是最講政治的,也是最善於利用政治的。在歷次宏觀調控中,王石從來不唱反調。在這次天山峰會上,王石也是把準了中國政治的命脈,堅定地表示,在中國經濟轉型中,要承擔更多的責任。同時,他也把利用政治發揮到了淋漓盡致的地步。為了拒絕寶能,他曾經祭出道德的大旗,這次又祭出了混合所有制的大旗。他以為混合所有制可以成為萬科拒絕寶能的擋箭牌,其實不然。萬科的確是一家以國有股為大股東的上市公司,為何以前可以吸收民間資本成為混合所有制企業,今天就不能吸收別的民間資本深化改革了?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中,對於主業處於充分競爭行業和領域的商業類國有企業,混改可以有多種方式,大股東不一定非要是國有法人。在此之前,中央和國務院曾經多次要求央企、國企退出房地産市場,儘管迄今進展不大,但至少説明,萬科進一步民營化並無任何政策障礙。何況,萬科已經是一家上市的公眾企業。

  其實,王石不是不想要民營企業,而是離不開有用的國有企業。地方國企因為用處不大,被他踢走了,央企有用,所以還是大股東。在其此前的言論中,他曾公開表示萬科的國有大股東給了他很多民營企業不可能給他的好處,這些都是真實的。因為在中國目前的環境下,國企民企的確還不完全平等。正是因為事實上的不平等,今天才需要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王石稱,萬科本來是可以變成其個人控股的企業的,但他沒有這樣做。當然,這既不是因為他道德高尚,也不是因為他瞧不起民營企業,而是因為萬科目前的股權結構看上去是“混合所有制”,實際上是一種沒有私有化的“私有制”,更適合由內部人控制。這裡其實沒有道德高下,也沒有政治正確,完全是實用主義和利己主義。他們拒絕其他民營企業,意味著他們只想利用大股東的好處,只想維護這個團隊的既得利益,不想尊重資本市場的規則。萬科內心其實明白,不尊重遊戲規則是不行的,想要永遠控制這家企業,就必須名正言順地改變股權結構,萬科的事業合夥人制,就是想把內部人控制變為事實上的私有化,這與引進別的民營企業並無不同。説白了,王石説不歡迎民營企業無非是不想失去已經到手的既得利益而已。

  “講政治”的王石,説到底是一個精明的商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