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英國《經濟學人》發表文章認為民營企業為中國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 發佈時間:2015-10-16 08:1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蔣華棟 王寶錕  責任編輯:羅伯特

  經濟日報倫敦10月14日電 (記者 蔣華棟 王寶錕)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日前發表文章認為,當前中國經濟的升級改革將為民營企業發展帶來新機遇,民營企業也將為未來中國經濟發展提供強勁動力。

  文章認為,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中國民營企業經歷了改革開放、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等一系列機遇期後,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發展。文章強調,中國存在大量成功的民營企業,並覆蓋了房地産、採礦、技術、醫藥産業、零售、金融、高端製造和汽車等産業部門。中國民營企業的經濟績效是令人驚嘆的,2008年以來中國民營企業的工業産出增速高達18%。

  隨著經濟結構調整和一系列改革政策的出臺,前波士頓諮詢公司中國業務負責人謝祖墀認為,中國民營企業迎來了新一輪發展機遇期。例如,中國的改革者在不斷推動金融體系的開放,通過提升利率市場和匯率市場彈性,民營企業在獲取金融資源方面更加便利。同時,國有控股銀行開始將越來越多的資本投向民營企業。2009年,民營企業接受貸款數量僅為全部新增貸款的25%,這一比率在2010年至2013年期間已經突破了50%。

  在新的機遇期內,中國民營企業展現出了更廣闊的全球視野和更為強大的産品創新和技術服務能力。文章以小米公司為案例,認為在新的發展環境下,小米公司成功利用中國龐大的市場迅速實現了規模效應,僅用5年時間就發展成為全球著名品牌。2014年,小米科技手機銷售量僅次於蘋果和三星,營業額高達120億美元,並成功打入印度、印尼和巴西等海外市場。以小米公司為代表,當前的中國民營企業擁有更為廣闊的全球視野,置身更為便捷的吸收外部資本和創新技術的環境,因此也提升了其創新産品、技術和服務的能力。

  針對外界對於中國經濟新常態下製造業發展的悲觀看法,文章認為,這一悲觀的判斷顯然忽視了獲得新動力的民營企業對製造業的推動和促進。民營企業在製造業部門中有著重要的地位,而中國民營製造業的發展有著其他國家難以比擬的優勢。

  沃頓商學院研究表明,相比於越南、印度和其他國家,中國優秀的基礎設施和大量優秀勞動力是其難以企及的。在中國政府推出“中國製造2025”規劃背景下,中國民營企業不斷加大員工培訓方面的投入,這將確保中國的勞動生産率在2025年前保持年均6%至7%的增速。

  與此同時,文章強調,當前的中國民營製造業企業還在加大投入提升産業自動化和新工藝研發,越來越多的民營製造業企業不斷向上游市場拓展。巴克萊銀行認為,新環境下獲得發展動能的民營製造業,在推動製造業部門前行的同時,也將推動中國製造業從“在中國製造”向“由中國製造”轉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