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生態資源催生特色林下經濟

  • 發佈時間:2016-02-02 06:31:58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季風勇記者張培奇)近日,記者來到河南省淅川縣盛灣鎮王溝村盛源生態養殖基地,只見一名工人正在喂雞,一隻只烏骨雞朝喂食區飛奔過來,等待“加餐”。

  淅川烏骨雞是淅川縣的地方珍稀雞種,被農業部列入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名錄。2008年底,在外打拼多年的盛灣鎮青年盧國偉返鄉創業在林下養殖烏骨雞。2010年,他註冊成立了盛源生態養殖有限責任公司,在縣農信社的大力支援下,他開始以“公司+基地+農戶”模式進行産業開發,帶動群眾走上脫貧致富道路。

  淅川縣境內林地面積192萬畝,森林覆蓋率達45.3%。豐富的林地資源和良好的生態環境,使淅川發展林下經濟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和資源優勢。近年來,該縣以生態發展為主線,通過採取“專業合作社+農戶”“公司+基地+農戶”等模式,積極引導群眾充分利用生態資源,大力培育林下種植養殖産業。

  在淅川縣西北部深山區的荊紫關、寺灣、西簧等鄉鎮,林農像盧國偉一樣在山林上做起了文章,發展林下野生菌類、山野菜、蜜蜂等為主的林下採集、養殖區,並在西簧建立了野生山野菜交易市場,走出了一條“山上搞種養,山下搞加工,山外闖市場”的發展路子。

  豐富的生態資源還推動了淅川森林旅遊業的發展。淅川縣建設丹江水庫沿岸林下旅遊區,通過舉辦賞花節、採摘節,積極探索實施“林遊一體”。利用中西部地區丹江水庫沿岸淺山馬蹬、倉房等鄉鎮優美的自然環境和適宜的氣候條件重點發展森林旅遊業,建成了丹江大觀苑生態旅遊等林遊一體化示範點18個,實現年綜合收入3億元。

  淅川林下經濟熱起來了,政策引導發揮了重要作用。淅川縣通過實行稅收優惠、信貸扶持、林權流轉等推動林下經濟發展。重點扶持一批具有一定規模和實力的涉林企業,通過企業帶大戶、大戶帶小戶、千家萬戶共同參與的方式帶動整個區域林下經濟發展。

  據統計,截至目前,淅川縣林下經濟面積達12萬畝,年産值4億多元,林業專業合作社、家庭林場等新型經營主體100余家,林下經濟已初步形成林下養殖、苗木種植和生態旅遊休閒三大特色板塊的格局。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