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一個工程性缺水典型縣的“2.0”實踐

  • 發佈時間:2016-02-02 06:29:44  來源:四川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農村飲水安全進入“2.0”時代,提高供水穩定性、確保水質成為重點

  現場

  1月28日,臨近中午12時,室外氣溫仍在0℃徘徊。通江縣至誠鎮蓮花村外的蓮花石水庫大壩上,通江縣水務局鄉鎮供水總站站長李洪進看起來非常著急:附近通往至誠鎮的輸水管道必須在當日打通。

  蓮花石水庫並不是至誠鎮飲用水的主水源,但由於去年降雨偏少,至誠鎮幾處主水源蓄水不足,蓮花石水庫的穩定供水就顯得尤為重要。

  四川是全國工程性缺水較為嚴重的省份,一些地區的水資源總量並不短缺,但特殊的地理和地質環境存不住水,缺乏水利設施留不住水。

  1月初的全省水務局長工作會議上,省水利廳明確,“十三五”期間,我省農村飲水安全工作的重點將轉到提高供水穩定性、確保水質上,“農村飲水安全進入‘2.0’時代。”省水利廳相關負責人説。

  究竟如何保穩定、提水質?近日,記者前往四川工程性缺水最典型的地區通江走訪調查。

  □本報記者 王成棟

  1 備水源降風險 保證水廠有水可用

  中午,自來水終於來了。至誠鎮快活嶺村村支書余金明趕緊給水缸儲滿,“這幾天氣溫偏低,水壓不高,供水不穩定。”

  余金明介紹,2014年,自來水接入村裏,本以為祖祖輩輩挑水吃將成為歷史,但沒想到,去年降雨偏少,入冬以來村民們又找出了扁擔和水桶——根據通江縣氣象局監測,去年當地降雨量只有800多毫米,僅為多年平均值的三分之二。

  著急的除了李洪進和余金明,還有通江縣水務局局長陳尚詩。他説,地處秦巴山區深處的通江,地形崎嶇不平,除了沿通江河的村鎮外,其餘場鎮、村落的自來水源主要是水庫。

  不過,受限于地形和歷史因素,至誠鎮的主要飲用水源——老木口水庫和寨子溝水庫容量均在10萬立方米上下,且修建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這對於場鎮居住人口超過1.8萬人、年用水量超過30萬立方米的至誠鎮而言,確實有點“勉為其難”。“所以,我們現在做了應急和遠景兩套方案。”陳尚詩説,當務之急,是打通蓮花石水庫與至誠鎮自來水廠的輸水管網。經過近20天的奮戰,這個目標在1月28日得以實現,“蓮花石的蓄水量超過20萬立方米,而且是二類水質,能夠滿足冬春季節用水需求。遠景則是對老木口和寨子溝水庫進行整修擴容。方案已經獲批了,整修完畢後預計可以增加 15萬立方米的蓄水量。”

  除了找新水源地之外,當地還依據高山地形、冬季寒冷的實際情況,將冬季容易受損的金屬水管全部更新為較為柔軟的PE管,增加了管網耐用程度。

  在省農水局相關負責人看來,通江縣的做法是“避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盡可能地建設應急備用水源地,確保水源不出問題,把風險降到最低,把建設初衷發揮到最佳。”

  2 關砂場裝設備 進廠出廠水質要過關

  1月28日下午,通江縣永安鎮外的山坡上,大通江河一側,投入運作不足兩個月的永安自來水廠內非常繁忙。

  自來水廠廠長聶步凡説,這座自來水廠負責永安、泥溪、碧溪三個鄉鎮數十個村落的供水重任,“主幹管道就有20多公里”。

  如何保證水源穩定?

  在聶步凡的帶領下,記者來到了水廠的取水口——大通江河永安鎮上游的一處河流回水處。聶步凡説,這裡是永安鎮上游,排污少。此外,取水口放在這裡,是因為大通江河在這裡有一個明顯的彎道,泥沙較少。此外,彎道的右側經過多年沖刷,形成了一個20平方米大小的深水槽,取水也方便。

  這裡水質安全嗎?“2014年上半年明確要在這裡建水廠後,我們關閉了沿河的採砂場,責令幾個小養殖場搬遷。”永安鎮黨委書記莫小敏坦言,眼前這座自來水廠關係到三個鄉鎮“水缸”的安全,必須保證一河清水。

  根據通江縣衛生防疫部門檢測,自2015年7月以來,永安自來水廠取水口的水質始終保持在二類以上。

  出廠水質安全嗎?取水口濁度、化學需氧量……在永安自來水廠的監控室,技術人員正在盯著大螢幕,在這塊3平方米大小的螢幕上,從取水到輸配水的每一個環節,皆盡收眼底。技術人員介紹,這裡能夠動態監測自來水的42項常規指標,“我們的監測系統和供水系統是智慧化連接的,一個指標出現異常,水廠就會自動停止供水。”

  3 強管護控成本 水價要讓産銷雙方滿意

  永安自來水廠日供水能力、水質都沒讓陳尚詩操心,但另一個問題卻讓他有些著急:水廠要早點盈利,不然債務壓力會隨之而來。這座水廠採用了BT修建模式,按照協議,水廠在3年內將按照一定比例,向承建方支付相關費用。“通江是有名的貧困縣,建設前,我們創新了模式,比如BT、BOT和群眾投工投勞,一來減輕財政壓力,二來加速建設進度。”陳尚詩説,僅永安水廠3年內的還款金額就達到3000萬元,“這個數目可不小,水廠要有自己的盈利能力。”

  投入使用至今,永安自來水廠的收費標準為3元/立方米。聶步凡説,由於供水範圍還在擴大,供水站人手不足,所以尚未收齊水費。“我們算了下,取水加制水,1立方米水1塊多,加上沿途損耗和管網折舊,收3塊錢1立方米,盈利空間不大。”聶步凡介紹,要想實現水廠盈利,仍要在管護環節下工夫,“畢竟幾十公里的管網,我們幾個人搞不贏,可能要發動用戶的力量。”“這不是個例,目前全省178個有農村飲水安全任務的縣都在反應成本高、盈利難。”省農水供水處處長周家富坦言,如何保證水廠有盈利,仍然是“十三五”期間最為棘手的難題。“我們一直在呼籲,能不能在農村自來水取水、制水到輸配水環節採用農排電價,這樣1度電就能降個3毛多。畢竟四川山區居多,很多地方終端水費中六成都是電費。”周家富表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