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不能建成一塊“水泥板”
- 發佈時間:2016-02-02 06:29:42 來源:四川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今年我省將編制相應規劃,規範城市生態建設與修復
訪談
“城市大了,汽車多了,但咋就沒見到公園變多呢?”每天早上在馬路旁鍛鍊時,成都市民張嘉宏都忍不住嘀咕。
這種情況正在被改變。省委經濟工作暨城市工作會議提出,我省將加強城市生態建設與修復,改變過分追求高強度開發、高密度建設、大面積硬化的狀況,逐步恢復城市自然生態。
目前,我省城市生態情況如何?生態建設與修復又將有哪些動作?記者就此採訪了省住建廳相關負責人。
□本報記者 熊筱偉
城市快速發展傷了生態環境
問:目前我省城市生態情況如何?
答:如果用一個詞表述,就是“不容樂觀”,不僅僅是四川,全國很多地方都面臨類似問題。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城市建設快速發展,會對原有生態環境帶來影響和改變。當建設強度過大,城市如“攤大餅式”發展時,生態空間自然被不斷壓縮,城市生態平衡就會被打破。事實上目前我省部分城市中心城區的每人平均公園綠地面積,仍沒達到5平方米的國家標準。
另一方面,一些城市過度強調營造景觀,破壞了城市生態。有的城市本來有濕地,可為了保證常年有水景,當地竟在濕地底部築起水泥以避免池水下滲、乾涸。這樣水景是有了,但濕地就被破壞了。
問:城市生態惡化將帶來哪些惡果?
答:城市若建成了一塊“水泥板”,就隔絕了與自然的交流——水不能自然滲透到地下,生態基礎會受到影響;生物缺乏棲息空間,生物多樣性無從談起。這種狀態,自然會導致人居環境惡化,市民對城市滿意度降低甚至“逃離”城市。這對城市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當然是危害極大的。
創建園林城市是重要手段
問:如何實現城市生態的建設與修復?
答:在城市新區建設中,我省將堅持宜居為首、生態優先的原則,實行生態低影響建設模式,合理利用城市規劃區內的山體、河湖、濕地、森林和田園等自然生態資源,打造具有景觀特色、生態良好的山地森林公園、江河濕地公園、綠道綠廊等重點生態園林項目。
在舊城改造中,我省將走有機更新、生態修復的路子,騰出生態修復空間,配套建設街頭公園和社區公園,利用舊城名木古樹和歷史建築,打造歷史文化名園,積極發展屋頂綠化、立體綠化,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對老城區山體、河湖水系駁岸、過度硬化的鋪裝地面進行自然化生態修復,努力拓展建成區生態綠地空間。
問:具體到2016年,我省將有哪些動作?
答:《四川省城市生態保護與建設規劃》目前正在組織編制當中,預計將在年底編制完成。這一規劃將對“十三五”期間,我省城市生態修復等提出具體要求和規範。
與此同時,我們將把創建園林城市,作為城市生態修復的一個重要抓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是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堅持的理念。“創園”有利於將城市自然生態資源保護利用融入城鎮化建設全過程,以系統的、科學的方式,建設與修復城市生態。目前我省已有13個國家園林城市、5個國家園林縣城、2個國家園林城鎮、38個省級園林城市(縣城、城鎮)。今年我省將加大相關工作,促進園林城市數量繼續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