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用創新引領生態文明建設

  • 發佈時間:2015-12-18 05:03:06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珠海的核心競爭力。改革開放30多年來,珠海市歷屆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綠色發展、低碳發展、迴圈發展的理念,在實現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同時,保護住了青山綠水、碧海藍天。

  為了進一步推進珠海生態文明建設,12月2日,第二屆珠海生態文明建設學術年會在珠海召開,來自國內的各位專家學者圍繞“生態文明·改革創新”的主題進行了深入研討。

  生態是最亮麗的城市名片

  近3年來,珠海市委、市政府圍繞建設生態文明新特區、科學發展示範市的發展定位,大力實施藍色珠海、科學崛起的戰略,以全球視野、世界眼光,高舉生態文明建設旗幟,努力建設美麗珠海。經過持續探索和努力,珠海市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出臺並實施了生態文明地方性法規《珠海經濟特區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條例》,印發了《珠海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方案》,這個方案也是珠海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開展以來出臺的第一份改革工作方案。

  今年5月,珠海順利通過了國家生態市的公示;2014年、2015年連續兩年蟬聯中國最宜居城市,良好的生態文明環境已經成為珠海最亮麗的城市名片和後發優勢。

  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會長祝光耀表示:“珠海市良好的自然生態稟賦和全面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堅定決心給我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建設生態文明新特區、科學發展示範市和國際宜居城市目標引領之下,珠海走出了創建全國生態文明示範市的路徑,頒布實施了《珠海經濟特區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條例》,印發了《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工作方案》,而且在相關方面採取了一系列的配套措施辦法。應該説珠海市生態文明示範區建設邁出了堅實的步伐,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珠海市副市長潘明表示:“改革開放30多年以來,珠海市歷屆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沒有走拼資源、拼汗水、拼環境、拼速度的老路,而是將生態文明建設法定為城市發展的龍頭,走出了一條跟珠三角其他城市不一樣的發展道路。以今天的眼光來看,這條道路就是中央提出來的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道路。”

  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唐孝炎説:“海洋是珠海的主要資源,如何開發好、保護好這片寶貴的資源,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東澳島一直努力保護環境,同時積極發展旅遊等綠色産業,甚至在很多年前,就堅決拒絕引入工業項目。正是因為有這種難得的發展定力,珠海才能在實現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同時,保護住了青山綠水、碧海藍天。”

  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葉文虎表示,雖然30多年來我國工業文明取得飛速發展,但是資源環境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環境保護不能讓位於經濟增長,今後必須要讓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形成良性互動,通過環保收穫更大的經濟效益。我們要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鼓足勇氣、認準這條道路。

  建立綠色發展的新機制

  “這次學術年會的主題是‘生態文明·改革創新’,創新制度的關鍵就是要建立綠色發展新體制、新機制,探索新的政策辦法、制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珠海市的戰略目標是要建設生態文明新區、新特區,科學發展示範市和國際宜居的城市,這三大戰略目標的實現都必須依靠創新引領。”祝光耀指出。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常紀文指出,“珠海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大亮點就是在體制創新、制度創新、機制創新。‘十三五’時期將是我國環保發展的關鍵時期,以提高發展品質和效益為中心,未來的發展必須是創新驅動的發展、有利於經濟增長的發展、促進生態文明的發展”。

  “生態文明建設是擁有強大生命力的系統工程,貴在創新,重在實幹。”環境保護部生態司副司長沈學強説:“珠海擁有得天獨厚的發展優勢,堅持生態文明具有堅實的工作基礎和堅強的組織保障。珠海市率先頒發了《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實施方案》,還要即將編制《促進條例》,以及高於、嚴於、優於國家標準的生態文明創建指標體系。經過長期不懈的努力和卓有成效的探索,目前已走出一條綠色發展、低碳發展、迴圈發展的新路子。2014年11月,珠海市順利通過了環境保護部組織的國家生態市的考核驗收,區域的産業結構、空間佈局、環境品質在珠三角地區乃至全國都居於前列。珠海市的路子符合中央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要求和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需求。”

  “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轉方式、調結構、穩增長、惠民生成為各地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主題。珠海既有良好的基礎,又有先發的條件,更有深刻的體會和創新的經驗,可以為其他地方提供示範樣板,也可以深入地探索新時期、新常態下如何進一步優化區域發展方式和經濟結構,創新生態文明建設的體制機制,在理論和實踐上都走在前列。珠海市提出的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和國際宜居城市就是一條嶄新路徑。”沈學強表示。

  潘明表示:“《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將綠色發展作為‘十三五’規劃編制的重要理念和戰略,順應了人民群眾對良好生態環境的期待,為珠海生態文明建設指明瞭方向,也更加堅定了珠海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信心。”

  祝光耀指出:“近年來,珠海市大膽創新,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加強領導、加強法治、加大投入,紮實深入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特別是對外開放方面積極地依靠和借鑒國內外的經驗、辦法、措施。包括新加坡專家制定珠海市的概念性生態規劃,與北京大學中國環境科學院開展合作,積極推動生態文明相關課題研究,取得了積極的進展。希望珠海市以生態文明作為抓手,不斷地深化制度創新、科技創新、理念創新,在生態文明建設上服務全國,追趕全球。為了更好地推進珠海市生態文明建設,特別是要抓好當前已有合作課題的組織實施,確保研究成本的品質,為珠海市科學發展提供支援。”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