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俄商品互市攪熱兩國舌尖上的“年貨”

  • 發佈時間:2016-02-01 17:52: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網哈爾濱2月1日電(記者 楊拓 劉錫菊)2月1日,農曆十月二十三,中國民間傳統的“小年”。淩晨5點,黑河市民張翔把早已列好的年貨清單揣進懷裏,隨著數千人一起涌入黑河最大的“俄羅斯商品一條街”搶購年貨。與此同時,遠在黑河東南700多公里的綏芬河“伊戈爾市場”,俄羅斯夫婦伊利亞和音娜也在為全家挑選“年貨”。不斷升溫的中俄商品互市,在農曆小年這天接近了年貨“對流”的沸點,不僅是中國北疆,整個俄羅斯遠東地區的年貨市場都被這股熱浪席捲。

  “烏拉列次、烏拉列次……”張翔從走進互市起就開始背誦兒子昨晚點名要買的冰激淩品牌。他告訴記者:“現在俄羅斯的巧克力、冰激淩都是倍受孩子們歡迎的年貨。這時候買年貨就得趁早來,來晚了就斷貨了。”

  張翔的擔心不無道理。作為中俄邊界線上唯一對接的“雙子城”,黑河與布拉戈維申斯克口岸素有“中俄最繁忙口岸”之稱。據黑河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工作人員介紹,今年1月,共計737.65噸俄羅斯商品過關,同比增長734.82%,貨值達232.55萬美元,同比增長1164.55%。“10倍的激增,多是進口大豆油、小麥粉、冰激淩和巧克力製品及糖果等年貨。”工作人員説。

  如此龐大的增量,顯然並不是僅限于黑河,甚至黑龍江,更多的進入中國的俄貨都是通過網際網路等渠道,流通到中國內陸市場。

  在哈爾濱,作為東北地區最大的俄羅斯商品城, 哈爾濱南極國際俄羅斯商品城的工人們已經連續工作近24小時。商場裏80%以上的俄羅斯貨品來自黑河和綏芬河這兩個口岸。“小年前後這段時間,我們營業額已經超過平時的4倍。”商品城負責人高勇告訴中新網記者。

  “現在生活水準好了,吃點兒新鮮的俄羅斯冰鮮産品也不是什麼難事。我周圍的朋友幾乎家家都在年前去俄貨商店備貨。我最喜歡吃帝王蟹、甜紅蝦,起早去互市趕集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綏芬河市民魏由説,中國公民通過互市貿易進口的商品價值在8000元人民幣以下的,免征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稅。

  綏芬河的俄羅斯商品銷售商朱瑩正端著飯盒向兩名顧客介紹艾利克麵粉和雪兔麵粉的區別,她告訴記者:“現在我們店裏賣的最火的俄羅斯年貨是提拉米蘇,每天都能賣出一百多盒。俄羅斯大豆油和飲料銷量也很好。現在我守在店裏賣貨,我先生每天都往返于中俄之間,一天一進貨。”談起收入,朱瑩抿嘴笑了,1月,在小年的刺激下,朱瑩純盈利達60多萬元人民幣。

  隨著中俄邊貿的不斷加深,“年貨大集”處處開花。除了黑頭髮黃皮膚的中國人,黑龍江對岸的俄羅斯消費者也加入到這股購物大軍中。質優價廉的中國商品也受到俄羅斯民眾的青睞。

  在百年口岸綏芬河互市上,俄羅斯遊客伊利亞夫婦用不太流利的漢語問價著精緻的袋裝糖葫蘆。

  “這幾年知道中國‘小年’的俄羅斯民眾越來越多。我們持有效證件可簡化手續,免辦簽證進入互貿區,一次准許居留30天。這讓我們在黑龍江‘過小年’成為可能。”伊利亞告訴記者。

  伊利亞的妻子音娜説:“這是我們第三年過‘小年’了,每次都呆兩三天。每年這個時候互市上的産品更豐富。現在雖然盧布持續下滑,我們減少了對歐美奢侈品的購買。但中國商品物美、價廉,是更理性的選擇。”

  在綏芬河口岸,幾乎每一個俄羅斯遊客回國時都是肩背手提,攜帶著日用百貨、家用電器,近期中國的傳統美食、水果和蔬菜更受青睞。

  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中俄邊貿互市的發展讓中俄兩國人民的生活逐步交融,固定的界限被慢慢淡化,成為中俄邊境城市一道獨特景觀。在這裡,“對流”的不僅是年貨,更是兩國年節與生活。(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