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一號文件助推農膜産品結構優化

  • 發佈時間:2016-02-01 07:18: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孔令青  責任編輯:羅伯特

  原標題:一號文件助推農膜産品結構優化

  2016年的中央一號文件與當前經濟轉型升級方向相一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詞首次出現。我國農業發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也付出了資源環境代價,為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必須確立發展綠色農業,推進農業的供給側改革。

  具有保溫、保濕、增産等效果的農膜依然是農業的重要支柱,2015年全國農膜年産量為232.8萬噸,相比2014年增加7.91%,農膜的使用量佔塑膠製品總量的3%,農膜行業的快速發展使得農業規模化、集約化經營以及農産品工廠化生産成為現實,但傳統的農膜具有殘膜清除率低的問題,影響耕地品質。而中央一號文件確立發展綠色農業,將助推農膜産品結構優化。

  農膜的主要原料為PE,而目前中國PE行業多以提供通用料為主,而生物基PE的佔比僅佔世界PE供應量的0.10%至0.22%,生物基PE以植物澱粉和纖維素等天然高分子材料為主要原料,資源豐富可再生,能解決環境的污染問題。生物降解農膜存在較大的需求潛能。而截至2016年1月,PE常規通用料的産能為1525萬噸,生物基PE供應存在較大缺口。目前市面上的“可降解”地膜(主要包括光降解地膜、熱氧降解地膜、澱粉填充地膜等),最根本的是主體成分還是PE,不能真正降解,容易引起二次污染,而全生物降解農用地膜,很容易被微生物利用,最終完全轉化為水和二氧化碳,從根本上解決地膜殘留問題。

  全生物降解農膜技術早在2007年已研發成功,但其推廣使用仍需政策及市場的配合。吉林省自2015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禁塑令”,成為中國首個全面禁塑的省份。在“禁塑令”及相關政策的吸引下,以聚乳酸為核心的生物製造産業正在吉林省蓬勃興起,降解塑膠製品生産能力達6萬噸。吉林省正在以生物質資源替代化石資源、玉米秸稈資源替代糧食資源、生物基産品替代石油基産品“三個替代”為方向,加快發展聚乳酸及下游産業為代表的生物基産業,推進綠色生態的發展。但同時生物降解農膜産品具有不同地域、不同作物、不同土壤、不同氣候對生物地膜的要求不同等問題,需要提高降解農膜的研發能力。

  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發佈,確立發展綠色農業,將助推農膜産品結構調整,提高企業對生物降解農膜的研發力度,加上政策和市場的配合,生物降解農膜的推廣為大勢所趨。

  (作者單位:金銀島資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