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這樣的科技扶貧我們喜歡”

  • 發佈時間:2016-02-01 06:31:22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開欄的話

  新春的腳步近了,值此家國同慶之際,本報從今天起推出2016年“新春走基層·我們聽您説”專欄,陸續刊發記者趕赴各地農村,傾聽農民心聲、感受農家歡樂、體驗農村節慶的現場見聞。我們力爭用沾滿春泥味道、散發新春氣息的文字,深入踐行“走轉改”,真實呈現鄉村美,熱切傳揚三農情,為廣大讀者奉上來自田野大地的節日問候。

  □□本報記者閻紅玉

  1月21日早晨,記者隨吉林省農委科技扶貧小分隊趕往吉林省白山市靖宇縣景山鎮崇禮村。上午8點多我們抵達崇禮村村部,渴望求知的村民早已來到了這裡等候科技扶貧小分隊的到來。

  首先向村民傳經送寶的是延邊農科院食用菌研究所所長王鑫,她多年從事食用菌栽培方面的研究。她告訴村民,當地非常適合發展食用菌産業,原因是這裡的環境好、雜菌少、水質優,效益相當可觀。以木耳栽培為例,一畝地可以種一萬袋木耳,第一年最多投入2.5萬-3萬元,第一年的産出就能收回成本,第二年再生産,保守收入可達1萬元。

  “俺們村種木耳的人少,種不好咋辦?”村民們也有自己的擔心。

  “大家不必擔心,我們除了請專家來為你們傳授技術外,還特別聯繫了食用菌生産加工的龍頭企業,為大家提供優質菌棒,省去了其中若干個技術環節,並且還會定期開展指導服務,能夠確保大家學會栽培技術。明天我們就帶領大家去企業參觀考察,讓你們親眼看看,心裏有底。”吉林省新農村辦主任董國權耐心地向村民們解釋。

  “老師,我家的牛為啥瘦,咋吃都不胖?”培訓結束後,付寶雲大姐追著吉林農業大學動物營養學教授楊連玉焦急地問。楊連玉告訴付大姐:“牛瘦有很多原因,除了疾病和寄生蟲所致以外,更多的是營養不良造成的。只給牛吃玉米麵、豆粕、鹽是不夠的,還要添加青貯飼料,必要時喂食舔磚,幫助牛獲得多種維生素。”

  崇禮村共有189戶,一半是養牛戶。家住東方紅屯的沈廣福有著20多年的養牛經驗,他跟村民和記者説:“只要牛得病少,養殖起來還是有不錯的收入。以前我們鄉里獸醫站經常來幫助我,這次咱們農大的老師又來給我們講課,收穫很大,我把他們的電話號都記下來了,以後再有什麼難題,直接打電話問老師就行了。説句心裏話,這樣的科技扶貧我們喜歡。”

  崇禮村和光明村是今年吉林省農委包保的脫貧村。經過實地調研和入戶走訪,省農委對兩個村的發展情況有了初步了解,並根據當地自然條件和種養習慣,確定幫助其發展食用菌産業和黃牛養殖産業。

  吉林省農委科教處副處長侯宇心告訴記者:“這次培訓是省農委為幫助兩個村村民掌握技術,發展優勢産業而專門安排的科技幫扶活動。春節過後,我們還將根據崇禮村和光明村種植結構調整的需求,開展經濟作物種植技術培訓。同時,還要安排專業技術人員全年進行跟蹤指導。通過科技幫扶,使當地農民提高生産能力,增強致富本領,從而達到脫貧奔小康的目標。”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